共享充电宝和消费升级

关于共享充电宝,我最好奇的是谁在用。在北京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实地探访过,但从报道里看,大部分共享充电宝都位于大型购物中心里。有的在购物中心的休息区放一个充电宝货柜,有的在购物中心餐饮区放一个货柜。

不过一旦把充电宝和购物联系起来,我就觉得不对劲。

购物逛街的人主要是女生,女生出门很麻烦,各种挑衣服化妆,还要配一个合适的包——包,就是重点。既然都背包了,多背一个充电宝好像也没什么。既然出入大型购物中心,应该也不缺钱买一个充电宝备着。

当然也有男人逛街的。男人通常不喜欢多带东西,也不愿意多带一个充电宝。但是男人逛街通常不那么耗时,想买什么找到就买,买到就走;找不到就撤。这种情况,手机电量一般都能撑住。

而且男人独自逛街的现象比较少,两个男人一起逛街也不多。通常是一群人里有男有女。于是就又回到了有女生在的场景里。

青年男女应该是逛商场的主力,也是共享充电宝主要的目标用户。但是他们需要充电宝的场景好像不多,除非是一些例外情况:女生出门忘带充电宝了,一群人里有充电宝但没合适的充电线,喜欢逛街又不愿意带充电宝的男人。

小米移动电源

例外情况也可以是一门大生意。手机坏掉是例外,但修手机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手机屏幕被划破概率也不大,但贴膜几乎随处可见。修手机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去挽回;贴膜则是提前预防。从共享充电宝角度,贴膜、买手机壳就是自己带充电宝,修手机就是临时租用充电宝。

贴膜这项生意,赌的是消费者担心手机屏幕划破,共享充电宝赌的是消费者不会担心手机没电。我总觉得还是贴膜靠谱。

当然,如果共享充电宝真的无处不在,而且使用非常方便,使用成本又很低,那长期下来,消费者出门是不会担心手机没电的。就像现在人们出门不会担心忘带现金,因为到处都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

但是共享充电宝既没有微信支付那么普及,使用成本还比微信支付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共享充电宝应该可以被划入共享经济,不知道是否也可以被划入新零售这个概念。毕竟看起来和自动售货机、迷你KTV、无人值守货架有几分相似。但后面这几个都可以完美的抓住女性消费者。

办公室或者购物中心的自动售货机,看起来不太合理(因为消费者本来就在商场里,有很多买零食的地方),但年轻的女性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的。花一点点钱就能获得满足,性价比也很高。而且这属于冲动消费。

迷你KTV和无人值守货架就更明显了,也非常能制造冲动消费的场景。迷你KTV是创造了新的更便捷的娱乐方式,虽然可能要多花一点点钱;无人值守货架更激进,相信了在写字楼办公的人们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这二者也都和消费升级挂钩。

消费升级的另一个表现是更多人有车了,看看二手机交易平台融了多少钱就知道了。

更多人有车,那么也会有更多人开车去商场(并不是所有人,但这是趋势),路上给手机充会儿电,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逛完商场剩5%的电,马上可以走到车里充上,也不会有任何电量焦虑。

所以,我觉得共享充电宝好像有些赌未来大家会越来越穷。这个方向不对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