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路由器和搜索

前几天刚收起 Google Home,今天喜马拉雅的朋友送我的小雅音箱就寄到了。于是吃过晚饭拿出来用一下。

配置好网络,第一个问题问了天气,然后让它放点歌,讲点故事。有非常顺滑的,也有让人尴尬的,整体算是中规中矩吧。但我还是觉得没什么大用,试玩就收起来了。

从拆开快递到收回,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吧。之前 Google Home 从配置好网络到收回去,大概也就半个月。

这期间最多的交流是问天气和问单词的拼写——这主要是想吸引女儿的兴趣,但以失败告终。其中最自然的一次交互是配置好的当天,在一边吃午饭一边看美网费德勒和德尔波特罗的比赛。当时想知道他们的身高,就顺口问了一句。Google Home 的回答用了美国制式,于是只能要求他“用厘米(in centimeters)”这个单位来回答。但仍然觉得很方便,手机不在旁边,我没有中断吃饭,就知道了几个问题的答案。

虽然第一次使用体验不错,但现在也已经把它收了起来。但我并不是想说 Google Home 和小雅音箱不好,相反的,我想说这是自己的用户使用习惯还没有改变过来。智能音箱本来就不是用来玩,而是用来吸灰尘的。

如果拿应用程序举例的话,以目前智能音箱能达到的最高“智商”来看,它还不是一个高频使用的应用。除非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音箱来用。所以现在正确的使用方式就是,让它待在那里,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就负责装饰客厅(视觉上和听觉上),你需要的时候呼唤一句,马上就能提供服务。

它并不需要像微信、游戏或者新闻类应用这样的存在感。它更像是一个非常趁手的工具,你需要的时候很有用,不需要就阁在那里。

所以我觉得现阶段的智能音箱跟路由器很像,基本上就是一个存在在那里但是没人会注意的东西。普通路由器,只有坏了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注意;智能路由器,配置好基本功能之后,也不会每天都会主动去用到。

但现在路由器人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没有它就不能上网。智能音箱在这方面还欠缺一点,所以我才会把两台智能音箱都收起来,因为使用频率实在太低。

放音乐的话,我更习惯用 SONOS,因为音质更好。而且我对客厅放音乐的需求不大,我自己在客厅休息的时间并不多。要是你的生活习惯跟我比较接近的话,你可能也会觉得智能音箱有点鸡肋。

除了路由器,智能音箱还很像另外一种东西:搜索。

没有谁会没事上 Google.com,除非要去搜索一个东西。随着浏览器的进化,尤其是在谷歌浏览器里,很多人都习惯在地址栏直接搜索,或者直接选中一个词右键点击再选择“在谷歌中搜索这个词”来搜索。

虽然谷歌是我最喜欢的公司,但我也不会没事打开 Google.com 凝视

我们每天会进行无数次搜索,但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搜索”这件事,我们只会感到自己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完成了某个任务。

不过,搜索引擎现在也在想办法更多引起用户的注意。对国内的百度来说,就是做信息流,要主动向用户推信息,所以他们才担心今日头条。对谷歌来说,在移动端也有信息流的尝试,但最核心的,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主动发起和用户的对话。听起来就比百度高级。

这一点,在 Google Home 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是今年 Google I/O 大会重点介绍的功能之一。(更早一些,在 Google Now 里面,以及后来 Android 里的 Now on Tap 也都有主动发起对话的影子。)

比如当谷歌预测你去上班的道路今天会特别拥堵,Google Home 就会提醒你早点出门;如果它预测今天会下雨,在你问天气之前就会提醒你带伞;如果它看到你日历上标记老婆的生日要到了,会提醒你要不要买花。这些都是需要背后有人工智能计算支持的。

很可惜,因为身在中国,又是在谷歌地图覆盖都不是很好的小县城,在我开着 Google Home 的半个月里,它从来没有主动发起过对话。另外一个原因是,虽然我经常用谷歌,但是个人信息的数字化并不是很好,我的很多信息要么不存在于网络上、要么存在于网络上但谷歌获取不到,比如在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里。所以在之前一篇文章里,我说“我愿意把个人信息都给它”,这样它能更好的为我服务。

这有点说远了。智能音箱现在更多还是被动的接受人的指令,除非整个家庭智能化程度高,人们主动发起的交互也会比较有限。目前核心作用还是当一台音箱,苹果的 HomePod,就是主打普通音箱功能,看起来是不错的选择。

Google Home,还有亚马逊的 Echo,面向的都是更远的未来。智能音箱一定会越来越有存在感:能更好的回答更多问题,能主动发起更多对话,能控制更多家庭智能设备。这个时候,智能音箱才会更像是一个家庭或者个人助理,而不是一个音乐播放器。说句不太厚道的话,如果未来真是这样,那估计没有喜马拉雅什么事了。

我不知道这个未来会要多久才到,但要我再拿出那两台智能音箱用,最有可能的不是体验人工智能,而是装修客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