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专利

专利这个东西,应该是让人又爱又恨。我并不是说有专利的人会喜欢专利,没有专利的人会讨厌专利。而是除了那些靠专利吃饭的人,很少有人会真正从心底喜欢专利。至少在科技行业是这样。

任何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技术,都会改变社会形态和文化。互联网也是如此。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互联网带来的变化,那就是“自由”。

之前看到一项调查,说美国年轻人学开车的比例越来越低。这还是在叫车应用普及之前。当时分析的原因是,过去年轻人开车意味着得到外出的自由,因为之前去哪里都得家长接送。现在不需要开车获得自由,因为有社交网络,不用经过父母允许就能跟各种朋友聊天。或者说,过去获取精神层面上的自由通常需要首先获得物理层面的自由,但有互联网之后,精神层面的自由可以独立于物理层面的自由而存在。给井底之蛙一部手机,它完全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说自由,那是因为专利恰恰和自由是相对的。专利是一个限制自由的东西,它是封闭的,而自由通常意味着开放。

一个行业在发展初期,都是没有相关专利的。只有在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专利。所以专利并不会促进新事物的诞生。但也不能说专利完全没用,因为专利能确保一个行业有序的发展。

美剧《硅谷》里这个老头通过购买一首歌的专利然后起诉其他歌曲版权方,赚了两套房(截图来自:Silicon Valley S04E07

专利要保护的无非就是钱。当一个行业根本不赚钱的时候,专利也是无用的。但如果一个行业很发展的很繁荣,但没有钱赚,那通常这个行业也是很难持久发展的。毕竟有钱赚,才能有钱投入。而对任何行业来说,投入的钱越多,发展的就会越好。

这么看,专利的出现很有必要。错。因为需要专利的前提是,你发明出来的东西会被别人使用,进而让你的投入难以收到合理的回报。专利的作用就是限制别人,保护自己。

所以如果别人不滥用你发明出来的东西,或者你对回报的预期很低,那就不需要专利。在一些被维护的很好的技术社区和开源软件上,可以看到一些美好的景象。但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也并非人人都清心寡欲。

手握专利的人会喜欢自己的专利,因为这份专利能保护自己的发明不被别人随意使用,也帮自己赚钱。

但其实很多人,并不希望通过一份专利来赚钱,专利可能只是他商业模式的一块基石。他可以不需要专利,但问题是,如果他不申请专利,别人可能申请,然后反过来向他要钱。这就是专利故事里最悲伤的情节了。

于是人们为了自我保护(这种保护并非我要赚钱,而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搞),只能尽可能多的申请专利。所以从心底来说,他们并不喜欢专利。

真正热爱专利的人大概只有两类。一类是专利对他的商业模式特别重要,一旦失去专利,他就失去了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在一些技术为核心的公司身上可以看到,尤其是基础技术。

另一类就是所谓的“专利流氓”。因为他们并不会真正的去使用自己的专利,不会用手中的专利去创造什么。他们唯一做的,就是用专利从别人创造的财富中刮分一部分。这是专利故事里最恶心的情节。也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那些崇尚自由开放的人才不得不去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当那些原本不喜欢专利的人申请了专利之后,随着手中的专利越来越多,他们也会发现,仅仅通过专利,不用去辛苦创造什么也可以赚钱。人非圣贤,躺着挣钱总是比站着舒服,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也会慢慢向“专利流氓”靠拢。

最后,专利就把所有人都卷入其中,每个人都越陷越深,越来越纠结于专利而忘记了用专利去创造些什么。这就是专利故事最危险的情节。

比特币和房价

如果这世界上有两种我最难懂的东西,那一定是比特币和房价。或者说,比特币和中国的房价。但其实比特币的价格也跟中国密切相关。

我比较早就知道了比特币,但一直没有太搞懂这是什么,以及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加可惜的是,我没有及早的买一些比特币。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投资意识,那时候连余额宝都没出来,我也完全不懂理财。后来懂得理财了,炒比特币也流行起来了,但我却因为买了房,没钱买比特币。

直到2014年比特币连续大涨的时候,我才咬咬牙花5000多块买了一个比特币。对,就一个。但并不是真那么缺钱,而是看不懂,不知道未来会更值钱还是会变得一文不值。买比特币只求参与感。

大部分比特币的购买者应该都和我差不多,是追求参与感或者是赌一把。

而很多人赌一把的背后,并不是因为信仰数字货币或者去中心化的技术而购买比特币,只是大概判断比特币这东西未来可能会很值钱。而且短期看,买比特币还是有一定的保障。保障分两重含义,一是比特币不会一下子完全不值钱或者消失;二是在正规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上购买比特币之后,平台不会卷钱跑路。

我买完比特币之后,比特币的价格就开始一路下跌。于是我也就渐渐不再关心比特币了,心里也把那5000多块当成打了水漂。

多年前在路边捡到的一分硬币

没想到,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比特币开始涨了。我那一个比特币,开始值6000多块了。于是我又开始关注了比特币。当然,这中间的两年时间里,我对比特币的了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也许是因为不会理财,也许单纯因为笨,我完全不知道比特币为什么会涨、又为什么会跌。但我仍然追求参与感,于是就开始折腾那一个比特币。可惜折腾来折腾去,我持有的比特币越来越少。

9月份,因为 ICO 太过疯狂,中国政府连续出台政策压制比特币和 ICO。ICO 又是一个我完全不懂的东西,但还没来得及追求参与感,就失去了资格。但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让当时接近30000元一个的比特币,价格降到了不足20000。

这里又要提一下房价了。过去十年,政府越出台政策限制房价上涨,房价就涨的越凶。比特币好像也是如此。在受到政策打击后不久,跌了几天又开始缓慢上涨。

前面说了我很笨,但这里还应该强调一下。虽然有房价的例子在,但我还是心慌。于是在比特币涨回来一些之后,把剩下零点几个比特币都卖了。一定程度也是因为回老家又要买房,能多一块钱是一块钱。

相比2014年的投入,赚了3000块。但如果我老老实实持有那一个比特币到现在,就能赚30000块了。但我根本想不到比特币会涨那么厉害。

这几天,比特币的价格已经突破过40000人民币了,现在基本上在略低于这个价格的价位浮动。于是我又花4000块买了张入场券。

虽然我仍然不懂比特币,不懂区块链等技术,也不懂比特币涨跌背后的原因,但我整体上偏向比特币未来会特别值钱这个观点。我说不上理由,也许是一些科技大佬说过的话,对我有一些影响。至少,在科技界,看好比特币的人是比不看好的人多的。而我,对技术多少还是有些信仰。

我想现在炒比特币的人,恐怕跟三年前的人没什么差别。真正懂的人不多。大部分人要么是有闲钱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要么就是赌一把。

从媒体报道来看,三年前大部分人还在关心中本聪,关心比特币背后的东西。但现在媒体报道的基本也就剩比特币的价格了,买卖比特币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炒币”行为,跟技术跟信仰越来越远。

而我,其实如果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我这次会买更多的比特币。因为至少我有那么点相信比特币的未来,而不是像三年前那么完全出于好奇。

但是我没有风险承受能力,因为我9月份的工资才2000刚出头,另外还有不到2000块的兼职收入。加起来也才勉强到三年前收入的一半,还即将同时还两套房的房贷,所以4000块的投入比当年其实需要更多魄力(这个词用重了)。

当然,我知道如果卖掉一套房子,我就会有更多钱可以买比特币。但是,我既看不懂比特币,也看不懂房价。也许在这种时候,保持现状是最笨,也是最好的方法。

(特别说明,两次买房主要都是靠父母)

VR是在慢热还是慢死?

三年多前,Oculus 被 Facebook 收购。这对 VR 行业算是标志性事件。

2016年的 MWC 上,一张扎克伯格从满场头戴 VR 眼镜的观众中走过的照片,似乎预示着 VR 时代已经到来。

但这几天的 Oculus Connet 大会,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当然,科技媒体还是在争相报道,但我总感觉缺一个真正让人激动不已的点——这也是 VR 发展这些年来的最大问题,谁都知道 VR 很火,可能会颠覆手机,但始终没有一个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

相比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概念,VR 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关于全面屏手机的讨论,都远远多过 VR。

三年多,提到 VR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这种设备、体验将在未来大有前途;两年前,人们想到的是无数新生的 VR 创业公司,看起来 VR 创业如火如荼;一年前,人们讨论最多的已经成为了 VR 泡沫。而今天提到 VR,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东西曾经火过一阵。

每年都有概念被追捧,也有概念退出历史舞台,但像 VR 这样被讨论了三年,仍然不温不火的,不多。所以我真是不知道 VR 是慢热,还是要慢慢死掉了?

2016年商场里出现了这些用 VR 概念包装的娱乐设施

说慢热,毕竟可以看到 Oculus 还在推出新产品,谷歌也有 Daydream,大公司并没有放弃 VR 方面的投入。也许再过2、3年,VR 会无处不在,现在一切只是在为那个引爆点做铺垫。

说要死,最明显的就是 VR 相关的创业已经越来越少,普通人对 VR 的关注度在降低。大公司虽然在努力,但也没有真正令人惊艳的产品。而且,如果 VR 技术要到2、3年后才能被人们广泛使用,取代 VR 的技术可能也已经出现了。

从我个人体验来说,VR 对我来说“也就那么回事”。满足了好奇心,但并没有一种“要是我家里也有一个就好了”的感觉——再考虑到 VR 设备的价格,我就更对它提不起兴趣了。

简单来说就是,VR 并没有给我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对 VR 的兴趣最初也是好奇。一部分人后来接触到了 VR,但感觉可能跟我一样,仅仅是满足了好奇心,没有激发更多;还有一部分人迟迟接触不到 VR,渐渐也就淡忘或者厌倦了这个概念。

我认为 VR 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先机。当人们第一次听说一个特别好的技术的时候,会很好奇,充满期待。如果期待不能很好的被满足,而是反复被概念所刺激,就容易感到疲倦,直到产生反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15-2016年这段时间就是人们对 VR 的疲倦期。这时人人都知道 VR 概念,但无论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也就那点花样,所以没有人对这个特别感兴趣。事实上,那段时间对我所在的媒体来说,VR 就是“票房毒药”,没人愿意读相关的报道。

现在 VR 应该已经到了第三阶段。从媒体争相报道,读者瞪大眼睛看;到媒体还是不遗余力的报道,但读者不喜欢看了;到媒体也不怎么愿意报道了。

但我也不是直接判 VR 死刑。公众对 VR 的认知和兴趣是一回事,VR 从业者和 VR 生态圈是另一回事。不论是出于当前的商业利益,还是笃信 VR 是未来,现在还有一批人在围绕 VR 做事。

VR 的未来也取决于他们。也许那些大公司和开发者可以慢慢影响身边的人,只要产品不断进步,这种星星之火还是可以形成燎原之势。也许会产生一款 VR 大作(硬件或者软件),突然爆发,从而带动整个 VR 生态圈开始蓬勃发展,再次把 VR 到普通人面前。

我也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是怎样。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里已经给出了最好的预测: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发生的变化,低估未来十年发生的变化。

所以,十年以后回头看,才会看得更清楚。

市值和面子

阿里巴巴的市值又一次超过了亚马逊。上一次还是阿里巴巴刚刚在美国上市的时候。

要说市值超越亚马逊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其实很难。也许中国人会多一点自豪感?毕竟同类公司里,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超过了美国最优秀的公司。

市值这个东西,和股价一样,都很虚。就像很多公司的创始人、CEO都会说,我从来不关心公司的股价。我只关心我们的产品有没有做好,我们的服务有没有做好,我们的客户体验有没有提升。他们通常还会加一句,只要用户体验做好了,赚钱(或者股价上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种说辞当然没有任何毛病。但其实市值和股价,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一家公司的市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家公司的面子。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面子是很重要的。对公司来说,面子就是品牌。谁都更愿意购买大品牌的产品,谁都更愿意和大品牌的公司合作。

我不是品牌打造专家,但对很多公司来说,在介绍自己品牌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让对方感到信任的符号。对一些比较有历史的公司来说,因为做出过很多高质量的产品,公司本身就可以成为品牌。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索尼和松下这些日本公司,只要说一款产品来自索尼,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质量好,值得信赖。这时候索尼去跟其他公司谈合作,一般也是不需要过多介绍自己的。面子已经足够大。

今天这样的公司最典型的应该是苹果。你拿出两款手机,列举其中一款的各项数据,另外一款只标明 iPhone,大多数人都会选择 iPhone。一个苹果的 Logo,胜过任何天花乱坠的吹捧。

这个 Logo 背后就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摄于北京三里屯苹果店开业前夜)

说回到阿里巴巴。这也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家公司,但阿里巴巴的“面子”还不够大。比如用一个词来形容阿里巴巴,你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马云”、“淘宝”,甚至“假货”。这些关键词对阿里巴巴的品牌都没有加持作用,“假货”反而会大大的减分。

我也很想知道阿里巴巴员工去谈合作的时候是怎么跟对方介绍的。他们肯定会有一套很好的包装,不过恐怕都很难让对方有那种特别特别了不起的感觉。

但如果阿里巴巴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这可能会成为它的一个标签。而这个标签,是很有面子的。对于不熟悉一家公司的人来说。这种面子尤其有用。

以后阿里巴巴员工谈合作,开头第一句介绍就可以是“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合作伙伴在谈到它的时候,也可以说“我们和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有密切合作”;阿里巴巴的员工再向亲戚介绍公司的时候,也可以说“我在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工作”——虽然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很大,但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量化了这个“大”的程度,肯定会为接下来的谈话起到正面的作用,让说出这句话的人也感觉到倍有面子。

对熟悉互联网公司的人来说,都知道BAT是中国互联网三巨头。更熟悉的一点的还会知道百度已经相对落后。但是,对不熟悉互联网公司人来说,他们会觉得微博和淘宝都很知名,美图秀秀和支付宝都很好用。他们不会知道微博、美图秀秀和阿里巴巴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时候,“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就能让阿里巴巴鹤立鸡群了。

当一个人吃不饱饭的时候,面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生活富足之后,面子可以成为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之一。

企业不一样。从第一天起,企业就应该关心自己的品牌,让自己更有面子,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其实都是面子的一部分,都是消费者、合作伙伴对你的感知。

“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是一个很大的面子,不知道阿里巴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稳定的挣到这个面子。但最大的面子,还是如上所述,让自己公司的品牌,成为面子的代名词。

9.9包邮真是很有良心了

淘宝上的9.9包邮你应该不会陌生。虽然不能对产品质量有很高的期望,但一般来说,定价是非常透明的。9.9就是九块九,不会多你一分钱,而是说好了包邮就是包邮。

简单说,9.9就是你为这款产品付出的唯一且最高的支出了。

淘宝天天特价上的9.9包邮(天天特价网页截图)

互联网上很多其他产品可不是这样。最近的代表就是携程。无论你是买机票还是酒店,同一件产品往往会有不同的价格。

以机票为例,通常机票有一个价格(A),机场建设费等费用有一个价格(B),有的时候机票看起来很便宜,但后面的费用高的惊人。买机票的时候,这两项费用是必须付的。但当你算清这两项费用后,下单的总价往往比这还高,高出的部分包含了保险(C),以及其他携程提供的附加服务(D)。所以当你只愿意为A和B付费的时候,很可能一不小心同时购买了C和D。

当然了,C和D都是可选项,只不过携程默认帮你选择了,你看得认真的话可以取消。但大部分人都不会看得那么仔细,这其实是出于对携程的信任。而携程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信任,坑了消费者。这是大家如此愤怒的原因。

“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坑消费者”并不是携程的专利,也不仅仅发生在收费这种直接跟金钱相关的地方。臭名昭著的“百度全家桶”类产品,同样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信任。你以为厂商会提供自己最需要的服务,所以会不设防的一路点击“下一步”。但厂商却利用了你的信任,“强奸”了你的手机。

这些公司其实都是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但为什么如此透支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公司还能继续存在并且活的不错呢?

原因只有两个。第一是这些公司在某个细分领域具有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让消费者很难离开它;第二是,他们通过透支消费者的信任获得的利益,大于获得消费者信任的成本——或者说,你被骗了很不爽,不再使用它的产品,但他们给你装上全家桶赚到钱,高于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当上面两个原因同时被满足的时候,一家没有良心的公司就会无视消费者信任,肆意蹂躏消费者。比如我欺骗了10个消费者,赚到了100块。10个消费者里有9个因为某种原因还会继续用我的产品,我只是失去了一个用户。但我用赚到的100块钱,可以获取2个新用户。这么一算,值。

要打破这种现象,也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需要这个领域里面出现其他更好的公司,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同时消费者本身也需要让不良企业付出代价。

说说简单,但要做到真的很不容易。

拿携程和百度举例的话,虽然携程某些做法很恶劣,但我还是认为在行业里携程算是不错的公司。如果在其他平台上买机票,可能被坑的更厉害(机票价格更高、出票率更低等)。百度我也只能做到不去主动访问,但别人用百度网盘给我传资料,我也只能打开百度去下载。

不过还有最后一种方法,那就是靠企业自身。至少在尊重消费者这一点上,国外公司做的都还不错,很少给你莫名其妙的装个应用什么的。但在中国,虽然也有做的好和做的差,但基本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所以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最无奈也是最实际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睁大眼睛看仔细,把那些公司都当成“小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No news is good news.

大概是大学新闻课上学的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如果没有消息传来,就说明一切正常。用现在的例子打比方,就是如果大学生不给父母打电话,就是平安无事;打电话,就是过的不好了,要钱。

但这句话,对微博来说得反过来。

No news is bad news. 没有消息就是坏消息。

微博就怕冷清。

但这几天微博可不冷清。我说的当然就是鹿晗跟关晓彤公开恋情这件事。这事又一次给微博的服务器造成了压力,很多用户受到了影响。而且微博也很大方的承认了,正常吧,很多人也都能理解。

No News

对微博来说,最欢迎的就是热点事件。毕竟现在公开讨论热点事件的平台,微博还是排第一。大众新闻,微博仍然还是最大的舞台。这和微博的特性有关:开放、公开——易于传播和分享;非实名制(指用户名不一定是真名)、弱社交——易于人们发表观点、看法。社交这一点可能是微博想做但没做起来的,因为有微信在,但其他都是微博努力在做的。

强社交可以做很多事,腾讯已经一一验证了。但微博验证的是,弱社交,但其他做的好,也能做很多事。和朋友分享的东西,在微信上;和世界分享的东西,在微博上。这也是鹿晗选择在微博公开恋情,而不是朋友圈公开的原因。因为他是想让全世界知道关晓彤是自己女朋友。

对普通人来说,没什么值得跟世界分享的。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平淡无奇。所以微信朋友圈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微信可以抓住大部分人。

但名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太多事情希望跟世界分享,因为曝光率胜过一切。当然,他们也还有很多不希望跟任何人分享的,私底下的一些事情。我猜没有哪个明星是发朋友圈很勤快的。

所以明星需要微博,而微博也需要明星。因为明星可以带动普通人。而最带动普通人的,就是明星的劲爆新闻,通常是丑闻。之前王宝强和马蓉的新闻、白百合的新闻、薛之谦的新闻,多少都可以算某种丑闻。

鹿晗公开跟关晓彤恋爱也是。这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丑闻,但的确让很多人的不满。不满鹿晗找了关晓彤做女朋友,或者单纯不满鹿晗谈恋爱了。我不是很熟悉粉丝心理,但这两点应该没猜错。或许他的粉丝没有不满,但微博的服务器肯定不是因为粉丝送祝福而出问题的。

今年微博股价已经涨的很厉害了,不过倒没有因为这次服务器被热点拖垮而出现大涨。微博怕的是冷清,好在这个时代不会缺热点,不论是什么热点,微博都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对微博来说,也许 Any news is good news。任何消息都是好消息。

互联网假期红利

这些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快,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人口红利”。简单说就是人多,所以产品的用户量很容易做大,规模效应可以很快的显现出来。大部分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规模效应之上的。

但现在红利正在消退。手机用户量已经很难再有大的增长,头部应用的用户量也很难再有大的增长。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很多公司会要深入三、四线城市,要出海。

相比曾经巨大的人口红利,假期红利相对要小很多。但对特定互联网产品来说却仍然非常重要,比如旅行相关的公司。因为大部分人在假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旅行,区别仅仅在于有的人有钱有闲就说走就走了,有的人没钱没闲就只能想想。

这个时候,如果能让没钱没闲的人也出门旅游,这家公司一定很伟大。但这有点做白日梦了,可能未来的VR能满足部分需求。现在大部分公司做的都是让人出门旅行可以花更少的钱,用更短的时间也能玩的更好。

旅行是一个很大的行业,相关服务可以有很多,订票、交通、住宿、餐饮、支付甚至保险等等,都相关。因为旅行肯定是要花钱的,所以对支付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钱成为最重要,但最省心的一件东西。

支付宝、微信支付都在做这件事,这也是这两家公司国际化的一部分。平时日常生活里使用手机支付能体现出的便利还比较有限,因为本来用现金也没有那么麻烦。但出境游在支付的时候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解决,就是帮了消费者大忙了。因为通常都需要换汇,还得熟悉当地的货币,内心还得计算汇率,会是旅行途中的一大负担。

今年国庆节我并没有出去旅行,从我自身来说很难感受到哪些公司做了特别好的对应产品。但肯定很多公司都想往上靠,非旅行相关的,跟宅相关的产品,也想用这个机会抓住部分不会出门旅行的人。

不过除了红利,假期也有可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灾难。工具类产品,工作相关的产品肯定会经历低谷,因为人们不工作。但这还算不上灾难。

真正称得上灾难的,是原本很好的机会被搞砸了,比如微信支付瘫痪、携程大面积退单等。而现在正好有一件事被捅大了,那就是蚂蚁短租房主家里的东西被租户搬空了:现在具体信息比较有限,大意就是房主将婚房放在蚂蚁短租上出租,结果租户在注册蚂蚁短租的时候全部用了虚假信息,然后把房子里很多值钱的东西都伴搬走了。

这件事发生在7月,但现在才全面得到关注。这里面很有可能是因为假期到了,人们对短租的关注度上升。也有可能的竞争对手就等着这个时机,但谁让你之前不好好解决呢?

对短租平台来说,没有比房主被盗更坏的消息了。房主是平台的核心,如果不能增加平台上短租房的数量,那就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很难吸引租房者。

但一家优秀的公司,能从灾难性事件里学到很多东西,改进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我想说的就是 Airbnb。早在2011年的时候,也发生过一次非常恶劣的事件,有人租了房,但把里面弄的乱七八糟,就差把房子给拆了。

当时 Airbnb 还没有现在那么大,这绝对是灾难性的消息。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很快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但 Airbnb 反应迅速,认错赔钱承担责任。不仅如此,Airbnb 在一个月内就为所有房东免费增加了保险服务,再出现类似事件就直接赔钱,上限是5万美元——这些钱先是由 Airbnb 来出,因为起初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单。几个月后,Airbnb 谈妥一家保险公司,然后把最高保额上升到了100万美元。虽然 Airbnb 现在偶尔也有房主和房客的纠纷,但再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Airbnb 的100万美元房主保护计划(Airbnb 官网截图)

从蚂蚁短租的官方声明来看,他们除了表示非常重视房东和房客的真实性,并没有任何会承担责任的意思,甚至都没说会承担这起事件的责任。不过倒是说上线了更严格的审核系统。但是万一这个系统出问题了怎么办?没有回答。

我觉得这真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你可以把审核做的特别严格,但没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真正对消费者负责平台,会敢说万一出问题了我来担——这其实也是对自己平台审核系统的信任。

不知道这次事件对蚂蚁短租会有多大的负面影响,估计公司内部肯定会有反思。但恐怕也只是找人背锅,而不会像 Airbnb 那样通过解决一个灾难性的大问题,大幅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

对这样的公司来说,越多的红利,就能暴露越多问题。也许下次长假到来,它就不存在了。

中国的互联网重点在哪里?

中国的互联网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中国”,而不是“互联网”。

昨天因为在山顶看到迷你KTV,联想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三、四线城市的问题。今天看了《经济学人》写中国互联网的一篇文章,又想到了国外互联网公司进中国的问题。

这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些公司在中国失败是因为不懂中国,不懂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但我今天才想清楚,他们不懂的并不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是如何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而是不懂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要“懂”一群人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两句话都能解释清楚的。

拿语言来打比方的话,就算你懂了所有英语语法,但在跟英语国家的人说话的时候,你仍然无法做到无缝交流。一方面是口语不一定完全符合语法,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中很可能会有文化背景。就好比你说一句话,你朋友可能会心一笑,但其他人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经济学人》的文章写的很烂。烂在根本没有涉及到中国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更别说中国互联网用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了。它基本只是描写了一些现象(还也不够全面),然后简单的总结。

当然,这对一些只想了解表面信息的人来说也还算不错了,但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想到一本书,何伟(Peter Hessler)写的《寻路中国》。这是所有想进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应该读的一本书,因为读了这本书,就可以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样想的,能真的了解中国——就好像你在中国生活了一年,而且这一年都在跟中国人打交道。另外《十亿消费者》也是不错的一本讲中国消费者的书。

《寻路中国》,看过书的也许能猜到旁边纸上画的是什么

产品、运营、客服等岗位的人尤其应该要看。做战略的人或者公司CEO,往往只需要知道数据和概括就可以,这是可以从很多研究报告很多新闻报道里知道的事情。但具体接触真实用户的人,是一定要懂用户。如果只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很容易就把产品或者运营做偏了。

近些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有一股热潮就是去印度。一些手机公司做的是还算不错。但为什么他们能做的好,并没有人写过。这并不是缺报道,而是所有的报道都陷入到了就某家公司的成功讲某家公司的怪圈。比如有的报道会说因为印度人喜欢怎么样,所以 OPPO 或者 vivo 这样做了。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印度人为什么会喜欢那样?而且这个为什么需要从印度整体背景来解答。

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人有参考价值。不然我看完文章,只能知道这家公司做的不错,它具体的一些做法,但并不知道它这么做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或者说你只能了解“术”——具体方法;但无法了解在印度的“成功之道”——思维方式。

要了解印度互联网市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印度。

比起看 OPPO 和 vivo 在印度怎么做的,不如看看《不顾诸神》这本书。这是英国《金融时报》南亚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卢斯在印度工作了6年的时间,结合自己感受和工作采访写的一本书。有点类似印度版的《寻路中国》。

我说《寻路中国》或者《不顾诸神》并不是说这两本书是了解这两个市场最好的方式,但看了这两本书,一定能加深你对一个国家的了解,而且是一些相对感性的了解。理性决定要不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而能不能在新市场做好,需要更多从感性认知里得到的东西。你可以从一个人的相亲资料决定要不要见面,但最后会不会跟对方结婚,则是通过接触下来看感觉来定的。

我好像打了太多比方。语言能力还是有问题,有的概念表达不清。可能用英语来说,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个词:sense(感觉)。

做互联网感觉最重要,没有感觉,再多的数据指导可能都没有用。但感觉也不是凭空来的,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积累,一方面也是通过数据或者细节上的训练。学第二外语最重要的是语感。语感是通过训练才能有的,语感的基础是语法。但一旦有很好的语感,就不用刻意去记语法规则了。

对国外互联网公司来说,要理解一款中国互联网产品并不难,要理解一款中国互联网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不难。真正难的是理解中国用户,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理解他们的日常——那些我们越是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他们越是想不通。

再用英语来说,这种东西可能就是中国用户的 common sense。

山顶迷你KTV

今天公司团建,爬山。一座小山,大概300级台阶而已,15分钟就可以轻松走到山顶。

然后我惊呆了,山顶竟然放着台台友唱迷你KTV。除了这两台设备,山顶的其他用电设施就就只有两台自动售货机了,主要是卖水。没有纪念品商店,也没有小贩。

因为之前大部分时间在北京生活,我对家乡的互联网状况并不是太了解。滴滴、外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些现在也都比较普及,但是并没有共享单车。我觉得是因为城市小,很多人都有车;另外就是本身有不错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能满足部分需求。

记得大概2012还是2013年春节回家,我开了一下陌陌,发现身边的群里好多都是高级群,像是都是有钱人。可能娱乐性强一点的互联网产品,比较容易渗透下来。迷你KTV也是娱乐为主。

山顶的友唱迷你KTV

我并不清楚自己老家算几线城市,但怎么排都只能够到五、六线城市吧。在浙江,也算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县了。但毕竟在浙江,会比四川、云南的五、六线城市要好不少。

所以中国互联网经常讲的什么渠道下层、深耕三、四线城市,有一定的迷惑性。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内部的差别不一定会很大,比如北上广深,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越是小城市,差别越大。

再拿我家乡举例,虽然只能算五、六线城市,但人们的生活水平、日常消费水平比起杭州都差不了太多。跟杭州最大的差距体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以及中高端消费上。比如生活在杭州,很可能就放眼世界了,会有一种自己是“世界公民”的感觉;但在我老家,虽然出国也不难,也有很多人出去过,但日常想法里基本不会想到国外(或者说想到国外跟想到火星的几率差不多)。

按日常消费水平看,我家乡这座五、六线城市,可能跟中西部的三线城市差不多。但人们的生活习惯,世界观可能和那些三线城市的人不一样。

再跟杭州比的话,可能一些杭州人的日常生活条件并不比我们好,比如住房、每天的空闲时间之类。但大部分杭州人的精神生活肯定要更加丰富,每天上下班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一些杭州人可能每天吃饭只花40块,但每年旅游可以花1万;我们这里可能很多人每天吃饭花50甚至更多,但根本没有旅游的想法。

这对一些互联网公司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惑,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业务越来越往线下走了。把所有五、六线城市划到一类肯定是行不通的。光看消费水平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导。但如果一个个城市去具体了解和研究,好像又很难做到,而且容易拖慢扩张的速度。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参考依据。政府公开的数据肯定是一方面,另外可以看看肯德基、星巴克这些大型连锁品牌的数量(不限餐饮,还可以包括服装品牌等等),中高端酒店的数量,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的数量,电影院的数量,银行的数量以及房价。更重要的是,要看以上这些的趋势。

比如我家乡的县城,大概在17、18年前开出了第一家肯德基,没多久又开了一家麦当劳。现在肯德基有了两家,麦当劳还是只有一家,还开出了两家星巴克、两家必胜客、一家DQ等等——但新开的肯德基、星巴克和必胜客都是最近3年左右发生的事情。另外根据腾讯地图,还有12家沙县小吃,以及没有德克士、没有吉野家、没有海底捞。

除了上面这些,主要是找参考对象。另外其实也可以看看大众点评上的数据,包括有多少POI,有多少点评,分布状况是怎么样的(类似的还有58同城上的数据)。或者用陌陌看看附近的人和群,用探探看看附近的人之类。这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顺便说一句,我很少听亲戚朋友说起快手,直播也很少听说。用 Faceu 的人很多。但这很可能有偏差,因为只是我个人经验。

以上差不多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一些东西。专门在互联网公司做城市拓展的人估计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他们也会非常重视前人的经验,然后再结合自己产品的特点(还有自己产品的数据),选择要不要进入这个城市。

进入三四线城市、进入五六线城市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肯定非常辛苦。就像一些互联网公司说要出海,要本地化;进入三四线城市也需要本地化——所有本地化的第零步,都是选择进入哪里。

今天爬山看到了友唱的迷你KTV,但我不知道运营状况怎么样。现在有点后悔没有进去试试看能不能用。但我看到观景台上,有两把明显是迷你KTV里的高脚椅。

小米的产品和营销

小米是一家始终不缺话题的公司。

但是抛开具体的产品,围绕小米的核心话题似乎一直没怎么变过,总是难以跳出“饥饿营销”的范围。或者说,小米整体的营销思路,总是最能引发人们的站队。

不得不说,我是被小米营销影响到的人。小米很多具体的营销行为,比如一些PPT或者宣传语,我是不认同的。只是整体上,我觉得小米这家公司和他们的产品还不错,我也说不上具体是为什么。

我也没怎么用过小米的产品。唯一用过的一款小米手机,小米2,还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坏了。从我自身体验来说,小米的产品不怎么样,但我仍然认为小米产品不错,这还是只能归到整体营销能力上。

别人送我的一个小米盒子,但也不是很好用

一家公司或者一款产品的营销,总是有针对人群的。小米最早的用户群是发烧友,所以有了那句“为发烧而生”。

现在小米已经差不多可以算大众品牌了,这句话也很少提出了。那么现在小米营销的主要人群就是普通人。向普通人宣传产品,自然跟向专业人士宣传产品要不一样。小米在宣传上有时候会刻意但又让人看起来是无心的方式传递一些误导消费者的信息。专业人士会看出来,会觉得小米无耻。但普通人,哪里会看的那么细。

当然,在这种营销策略上,走的最远的就是8848和小罐茶。相比这两家,小米的宣传还是很真诚的。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说精准营销,但这一点我感觉还远远没有做到。可以单从广告来说,还做的勉勉强强。但从广义的营销来说,我经常可以看到对我毫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的营销,也就是说,我看到一个营销内容,里面说了一大堆东西,但我感觉根本不是对我在说。

这不是说我不需要这款产品。举个例子,比如一款欧洲游的产品,对我的宣传可能要强调时间安排可以非常自由,不会强制参观景点;但对我妈妈的宣传可能就要是整体组织会非常有序,不用担心走丢之类。

在营销不精准的时候,看到面向另一类人群的营销内容,人们天然会觉得厌恶。这也是很多人对小米产生厌恶的原因,因为小米的很多营销内容,是给另一群人看的。这里面用了能够打动其他人的元素,而让你觉得恶心。(要细究起来,小米一些营销内容有误导嫌疑,但真的很难说有绝对的“对错”。)

那些看穿了小米把戏的人,有的会痛恨小米,还有的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们可能还要鄙视被小米误导的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难道正确做法不是心平气和的帮助那些人,去发现小米营销上的问题所在,然后找到被小米误导的人、用这些人能理解方式告诉他们吗?

你看穿了小米的把戏,但在生活里可能上了很多其他商家的当。总想做最精明的人,最后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过去人们总说小米最会玩的就是“饥饿营销”,要是小米还能玩好“精准营销”,可能人们关于小米的争论会少一半。啊呀,但这对需要关注度的小米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话说回来,小米之所以有关注度,过度营销,核心还是产品。有好产品了,大家会议论一阵;没有好产品了,大家也会议论一阵。这也算一种境界了,目前享受这种待遇的科技公司也不多。

我不知道今后小米的产品和营销会怎么样,但对我来说,还是缺一点打动我的地方。虽然我会觉得小米的产品不错,除了小米2,没买过任何一款小米的产品。(买过一个小蚁智能相机,不算小米自己的产品。)

很多媒体是不喜欢小米的营销的,部分是有经济利益在里面,说小米营销不好是想让小米掏钱买广告;但也有很多就是看不惯小米的作风,尤其是一些跟小米直接打过交道的媒体,有一部分对小米的营销和公关方式不满。

我以前跟小米打交道非常有限,说实话,对小米在营销和公关上的运作方式好不好基本没有感觉。

不知道小米是否在意。也许某种营销方式有效,某种和媒体打交道的方式有效,它就会坚持这样做。部分媒体不满,则是它必须付出的代价。毕竟让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而要做到特别好的个性化或者精准营销,用技术尚且很难,用人的话成本可能更高。

但我很希望小米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因为我自己很难发出声音让小米听到,而各种媒体的声音里,总有比较能代表我的。希望在各种挑剔的粉丝和媒体的监督下,小米的产品和营销都能改进,可以在不同层面打动不同的人群。而我对这件事的判断标准就是,能不能再次让我为小米的产品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