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勉强算一个刚够上及格线的记者,但现在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媒体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想不想成为一个自媒体人。
(今天和前同事聊天,决定开一个UC大鱼号。尽管还没有正式开,但我感觉自己写东西已经受影响了,比如提到今日头条的时候就会刻意提一下UC头条。这种感觉很不好。但如果能有不错的收入的话。。。谁知道呢。)
—— 以上本来是写在结尾的话,复制到开头
旧金山的科伊特塔(Coit Tower),左上方是一盏路灯,右上方有一轮朦胧的残月
自媒体这个词好像没有一个非常贴切的英文翻译,但是自媒体这个概念在国外也是存在的。没有恰当的翻译,部分原因就是国外没有哪个自媒体做得像中国的自媒体那么好。
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至少科技媒体这个领域)。
中国自媒体为什么那么多,而且有那么多做的很不错。我觉得所有自媒体人都应该感谢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和微博。这三类平台,是自媒体最为依赖的内容发布平台和传播平台。
我不清楚自媒体的准确定义,但如果如果你的内容都发布在别人的平台上、并且还依赖该平台进行传播,我想你很难说自己的内容是公正客观的。更何况,很多自媒体人选择一个平台,近乎于选择干爹——因为通常只有平台对其内容进行推荐,这些自媒体才能有活路。因为这些自媒体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为厂商发布软文,而厂商付费都是按阅读量来的,所以自媒体可以说极度依赖于平台。
但是媒体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独立性。如果你依赖今日头条,你势必不会在这个平台上说今日头条的坏话。
别以为影响就到此为止了。你还不能说今日头条竞争对手的好话。今日头条的对手可多了,一点资讯都不算什么,主要是百度、新浪微博以及UC头条和其背后的阿里。这一下子,你的限制就多了。一个科技媒体,如果在这几家公司的新闻上都无法做到客观,其内容上价值至少打一半折扣。
除了内容上,对于这个自媒体个人的影响更为深远。虽然这个自媒体不需要时刻担心触及红线,但脑子仍然会有这样一根弦。而且从内容上说,如果自媒体想赚钱,就会不自觉受平台的影响。思想都不能自由了,其他除了赚钱,还有什么意义。
我说今日头条只是打个比方。如果你以UC头条为核心的发布和传播平台,就会很大程度上受阿里巴巴的影响。也无法获得自由。
微信相对好一些,因为微信公众号主要是一个内容发布平台,内容传播完全依靠社交,而不是算法+人工。社交传播的话,自媒体要取悦的是受众,而不是平台。不过一旦微信涉足更多内容传播(比如增进公众号内容推荐),以微信为主要平台的自媒体也会遇到和上面提到的类似的问题。
在这里我又想说今日头条的坏话了(UC头条等其他新闻客户端也都类似)。今日头条能在中国做的那么大,其实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其实今日头条就是一个巨型的自媒体。大量自媒体为其贡献了内容,而因为自媒体其实被厂商和平台控制,所以今日头条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再和厂商达成交易——你不用来投广告,你花钱,我们就能让自媒体写你好的文章多曝光,让自媒体批评你的文章少曝光。连很多自媒体都不知不觉成为了今日头条的枪手。“内容即广告”,这简直就是不能再完美的商业模式,但也是一个媒体最下流的商业模式。
说到媒体的商业模式,其实也就说到了自媒体问题的核心。媒体应该是采编分离的,编辑部负责内容;广告部负责收入。但即使这样,大部分媒体也很难做到独立,内容多少会受广告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影响。
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所以贝索斯搜购《华尔街日报》之后很多记者离职,因为觉得失去了独立性。
采编分离尚且不能保证媒体独立,你自媒体更是何谈独立?你自己从内容平台或者厂商拿钱自己写文章,就得遵守潜规则吧。且不说拿钱了,我以前做媒体,就算跟对方公关吃了个饭,都会觉得面子上会倾向于对方。
在追求独立性这一点上,国外的媒体真是甩了中国媒体几万条街了。至少,人家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发布平台,然后依赖搜索以及社交平台等进行传播。即便如此,国外媒体也总是在叫苦,认为谷歌、Facebook在内容传播上不公平。
美国真的就没什么自媒体。跟中国自媒体概念最接近的应该是独立博客。但独立博客一做大,也就成了正经的媒体,而不是“自媒体”。只有极个别的独立博客能在一个细分垂直领域能有一定影响力。而且,几乎没有一个独立博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厂商。一般都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写个博客,最多放个广告赚点零钱。
不仅没有自媒体,美国也没有大的自媒体平台。内容平台自古有 Blogger,后来有 WordPress,但这些都不自带传播属性,更像是工具。Tumblr 自带传播,但也是社交传播。
现在美国最大的自媒体平台是 Medium,它的日子也不好过。最近也玩起了给作者发钱的方法,但给的钱真是少得可怜。
Medium 刚给我开放写文章权限的时候,我去填了个空,文章叫《重新开始写字》,这是当是的配图
曾经 Medium 也自己做过内容,请来了大名鼎鼎的 Steven Levy。但他后来离开了,也带走了自己在 Medium 做的媒体品牌 BackChannel,算是搞起了自媒体。不过没多久,就带着 BackChannel 加入了《Wired》。
很多人分析过 Medium 做不起来的原因,Ev Williams 自己也分析过。他可是先创立了 Blogger 又创立了 Twitter 的人,可以说既懂媒体平台又懂传播的人。
在我看来,Medium 做不起来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媒体本来就不是一个能赚大钱的行业呐。挣大钱的媒体,得是好莱坞那样的,而不是一个偏新闻媒体的平台。也许转型成靠用户付费的网络小说平台就有戏。
说到用户付费,不得不提的是 The Information 和国内的“知识付费”。
The Information 直接不从厂商拿广告费,而是靠用户付费。这就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取悦读者,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就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中立性。(虽然也有企业为员工付费订阅,但任何一家公司的付费比例都不会大到可以影响报道方向。)
国内是有很多人和平台在做知识付费,但在尝试用户付费才能看到内容的媒体并不多。36氪是其中之一,但不知道具体做的怎么样。微信打赏看来是不行的,也就只能挣个零花钱。
真的要别人花钱才能看内容,这就不是人人都能做自媒体的时代了。因为这就要求内容足够优秀,但大部分人是写不出那么优秀的内容的。说白了,中国现在有那么多自媒体,本来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自媒体呢?因为中国就没有几家好的媒体,大部分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也不怎么样,潜规则都成了理所当然的正常现象。
最本质的一句话,本来做记者就不应该能挣大钱的。一个能挣大钱的记者,要么特别优秀;要么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记者。
我以前勉强算一个刚够上及格线的记者,但现在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媒体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想不想成为一个自媒体人。
(今天和前同事聊天,决定开一个UC大鱼号。尽管还没有正式开,但我感觉自己写东西已经受影响了,比如提到今日头条的时候就会刻意提一下UC头条。这种感觉很不好。但如果能有不错的收入的话。。。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