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上市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么可真是你的幸运。因为挺趣店的人和批评趣店的人已经吵起来了,你能避免被口水仗殃及,真的算是幸运。
我没能避免。我买了一股趣店的股票,然后卖掉了,赚了几块美金。除此以外,我对趣店毫不关心。
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了站队。投资人、趣店CEO罗敏都在宣传自己,但大部分媒体和意见领袖选择站在了趣店的对立面(不过这中间有个时间差,投资人吹完牛了,批评趣店的声音才响起来)。他们认为趣店有原罪,而且目前的商业模式仍然有灰色利益。其中原罪主要是指趣店向大学生房贷,然后收取高额的利息;灰色利益也是如此,主要指趣店贷款利率太高,并且可能存在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吸引贷款以及催债方式。
趣店的股价,今日大跌(截图来自 Google Finance)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2013年左右火起来的,科技媒体关注最多的是出了一波类似余额宝这样的理财产品。后来一些通过互联网放贷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但媒体基本还是持正面支持的态度,主要支持的是这些产品让更多人享受到了金融服务。因为这些公司目标客户大多是无法从银行贷到钱的人,而没有钱,让很多人的未来被困住了。有的人没有工作,然后贷款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运输,很快挣到了钱,还了贷款还改善了生活。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那么多校园贷款平台,但很容易想到,学生是一群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但有很强消费欲望的人。而且学生往往对风险预估不足,所以更愿意冒高利率的风险去贷款。至于还款,平台看到的是学生背后的家长。
不过校园贷很快出现了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催款上。为了让学生还款,出现了各种“催债”方式。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只要催的够厉害,学生一定能还上——通常只要动用家长就能解决。如果真的是还不上,催债也不会那么无所不用其极。
因为各种问题,校园贷被政府禁了。政府跟互联网公司对着干很少不被骂的,但这次没有。虽然也没什么人叫好。
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了。政府禁校园贷,没什么人给唱赞歌;趣店上市赚了大钱,出现了一波道德卫士。当然,这也和趣店赚到钱后太高调有关,而且可能没有很好的打点媒体。
(我在媒体待过多年,自然知道打点的重要性。在批评趣店的报道里,也有很多说趣店的公关做的差,简直就是添乱。我没有跟趣店打过交道,但能感觉到趣店不太懂媒体行业或者公关行业的潜规则。不过不熟悉行业潜规则,也是工作不到位的表现。)
其实关于趣店的商业模式、利润率,早在趣店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时候就已经是公开信息了。但那个时候几乎没有质疑趣店的声音。也许认真看而且看懂了的人,都去买趣店股票了。
不过我并不是要站在趣店这边。我认为趣店是有原罪的,就是校园贷。现在趣店利润率是不是高的不合理、有没有引诱消费者贷款、有没有不合法的催债,我都一无所知。我倾向于认为趣店还是相对正规的,但肯定做不到绝对正规。
只是我不相信通过这次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声讨,能让趣店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让趣店的用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更方便、更快、更低利率的贷到钱)。
这波声讨的重点是指出趣店有罪,趣店不应该高调宣传。也许趣店服个软、道个歉,声讨者就能高潮,然后事情就过去了。但是趣店就不,还一直犟,偏偏自己又不是完全清白,于是声讨者就越来劲了。
在趣店之后,中国还有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着要上市。他们大多有着和趣店一样的原罪,也有相似的商业模式。不知道等到他们上市之后,会不会再次引发投资人、媒体、意见领袖和吃瓜群众的站队。
不过我相信,他们都从趣店的事件里学到了一些东西。毕竟吸取教训,找到改进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