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和年龄

我是一个聊天的时候很少用表情包的人。坦白讲,我手机里除了自带的emoji,没有任何表情包。

要说我为什么不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用;二是因为不知道用了对我有什么好处。这看起来有些矛盾,连用都不会用,怎么就能说用了之后对自己没有好处呢?

对于系统自带的 emoji 表情,我用的比较多的也不超过五个:流汗、奋斗、握手、胜利以及掩面而笑。只有最后一个算是比较新的。

我最常使用的五个 emoji

有人说喜欢用emoji或者表情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退化。因为表情包往往可以表达一种用常规语言很难说清楚的情绪。我认同过多使用网络用语是语言能力的退化,但并不是认同使用表情包是语言能力的退化。在聊天的时候,我完全可以接受别人发过来的表情包,只是我自己不会发。

表情包的使用和性格应该有一定关系。一般有趣的人,开放的人会更喜欢用表情包,这样能让聊天变得更加生动。

我相对来说更加平常一些,说话也比较喜欢简单直接,不怎么会闲聊。就好像谈工作的时候,通常很少有人用表情包,因为这个时候效率第一,公事公办。表情包的主要作用并非传递信息,而是传递情绪。

表情包在全世界都很流行,但是相比较中国和美国,对表情包的使用还是存在一些差别。最直接的就是,中国人喜欢用表情包而很少用emoji,但美国人在喜欢用表情包的同时,对emoji也很重视。我的这种判断完全来自新闻媒体,因为没有什么美国朋友,也很少跟美国人聊天。

中国人喜欢用表情包不用怀疑,一些常被用来做表情包的名人都会自己谈到这个问题。美国人也喜欢用,甚至连 Twitter 的内置了表情包的搜索工具,方便人们即搜即用。我唯一一次主动搜索表情包并且使用,就是在 Twitter 上。也许当微信开通表情包即搜即用功能的时候,我也会在聊天的时候更多使用表情包。

比起表情包,中国人使用 emoji 的频率要低很多,这应该很多人都有直观感受。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对 emoji 完全不重视——除了部分 emoji 设计师。

但是美国人对 emoji 好像也很重视。比如经常可以看到介绍 emoji 的相关文章,从单个 emoji 的介绍,到介绍 emoji 的来龙去脉,背后涉及到的技术等等。比较具体的例子是,经常可以看到对比同一类 emoji 在不同手机平台上的形态,饺子为什么还不在食品类 emoji 里,以及最近汉堡包这个 emoji 是不是把夹心层蔬菜、肉饼顺序放错了等等。

要矫情一点的话,我想这也许跟中国人追求娱乐,但美国人比较认真有关。

中国人只要一个东西好用就好,并不会去了解背后的东西。比如买产品的时候追求实用,不是那么追求品牌。但美国人会更加在意一件产品的生产厂商是否值得信赖,就算用个 emoji,都想了解背后到底怎么回事。

当然,也可以有另外两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顺着上面的再想一层。美国经济更发达,社会更加稳定,大部分产品背后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品牌都经历了充分的竞争,有足够的信用背书,值得消费者信赖。美国消费者也相对富足,让他们可以承受以相对高的价格购买相对好的品牌。而中国大部分品牌都还很新,消费者的信任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而且消费者也对价格更加敏感。

这种社会差异,导致的就是中国人看到一件产品之后不会去想太多。体现到对表情包的使用上就是好用就用,其他不在乎。

第二种解释就是,美国人会在各个平台上使用表情包和 emoji,不同的平台对 emoji 的表现都会略有不同(比如 Facebook,Twitter,Google,微软等等),这就给了人们更多讨论的话题。中国各个平台都可以使用表情包,但 emoji 基本上仅限于 QQ 或者微信聊天,其他平台基本不重视 emoji。这就限制了 emoji 的使用,而且这两个平台都是腾讯的。一家公司在搞,要折腾出大的动静,就难一些。

如果非要再找一种解释的话,也可以是中国在表情包的使用上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直接从文字进入到了表情包阶段,跳过了 emoji。emoji 已经成为美国人在表情包发展史上的一个包袱。

这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美国人上网早,那时候还没有表情包,要展现更丰富的情绪就只能用 emoji。因为上网早,美国网民整体年龄偏大,而年纪大的人往往更少使用表情包。

也许这才是我为什么很少使用表情包的原因:年龄?‍♂️。

抢到了 iPhone X

今天 iPhone X 正式开始接受预定。本来我是完全不感兴趣的,因为不会买。但后来因为朋友的提醒,抢到之后可以转手卖出,看起来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也许是运气好,我老婆抢到一台11月3日之前的。也就是最早一批发货。对 iPhone X 来说,越早到手转手的价值就越大。于是就加了一些钱转手给了她朋友的朋友。加价远低于网上传的价格,也低于闲鱼上的大部分标价。

本来也不是靠这个赚钱,意外之财而已。我还给了那个告诉我抢购之后可以转手的朋友一笔信息费,要不是他,我根本不会想到去抢购。

从网上人们的反馈来说,苹果的备货量应该比之前媒体报道的要多一些。很多人都抢到了,而且到货日期大部分在4周以内——赶得上感恩节和圣诞节假期。不出意外,苹果的股价也有微涨。

11月3日24点前发货的 iPhone X 订单

对于 iPhone X 我并不是完全没有期待,毕竟脸部识别和“全屏幕”的手机我还没有体验过。很多技术,没有体验过,是很难发现自己它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的。

比如现在的指纹解锁。在 iPhone 6 之前,我没有用过带有指纹识别的手机。我的手机也都不设密码。一方面是因为手机里没有太多不可泄露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解锁太麻烦。但用上 iPhone 6 之后,就自然设了解锁密码,因为指纹识别解锁实在太方便了。虽然我手机里仍然没有什么“机密信息”,但设了解锁密码之后,心理还是会安稳许多。

我相信对其他手机里有重要信息的人来说,指纹识别就更加重要了。这可以让他们更加信任自己的手机,同时又不会给他们造成太多麻烦(比如设一个复杂的解锁密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指纹解锁看起来是让人们更方便的解锁手机,实际上是让手机可以更加深度的参与到我们的生活里。

再结合支付,就更明显了。不论是苹果自己的  Apple Pay 还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大部分进行支付的时候都是需要密码的。有了指纹识别之后,支付就更方便了。

而如果没有指纹识别,又嫌麻烦不设密码,那我可以肯定的是,你无法在手机上绑定 Apple Pay。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就算能用,也会更加麻烦,肯定会影响消费者形成用户习惯。(不一定大家就不用,但用户接受的速度会变慢。有指纹识别因为真的很方便,可能一个月就形成习惯;没有指纹识别,用户用之前会略微犹豫,这样形成习惯就可能要花半年。)

脸部识别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用户行为变化。现在我还想不出来。也许解锁手机会更加方便,甚至可以根据是谁看着手机,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不是机主在用,就切换到“借别人玩”模式,隐藏敏感信息。

但现在想,其实也是徒劳。就像我在用上指纹解锁之前,我不觉得它有多好,我之前用 iPhone 4S 也很不错。直到用了一段时间的 iPhone 6,才发现越来越发现指纹解锁的优势。

就像我没有第一时间体验到指纹识别技术,现在我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体验到脸部识别技术。这多少有点遗憾,但对普通人来说,晚一点体验到也不是坏事。至少与新技术会更加成熟,相匹配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实用性也就更强。

上面这段就权当是自我安慰吧。希望下一代 iPhone 出来,我可以为自己抢到一台。

电商公司做房地产和人类的未来

最近有两个消息:一是京东进军房地产,暂时做的是也是平台,不是自己买房卖房;二是亚马逊推出了一个叫 Amazon Key 的服务,给用户装智能门锁和摄像头,让快递员可以把快递送到家里。

京东做平台还比较容易理解,目前看来还是流量变现的生意。但电商公司其实也都需要跟地产打交道,建仓库就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这么看来,未来京东更深度的进入到房地产业务也不是不可能。

亚马逊的新业务 Amazon Key 就更有意思了。这跟我之前写过的沃尔玛跟 August 的合作很像,就是多了一个摄像头。但一装摄像头,就有种自己家里随时都被亚马逊监控着了的感觉。

从表面上看,亚马逊是希望消费者更方便的收包裹,但背后也有可能是亚马逊借此机会收集关于用户家庭的数据。亚马逊赌的就是,人们会为了这点便利,放弃一部分隐私。

电商的本质就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家就能买遍全球。但是电商最大的痛点是物流,下单之后再快也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收到包裹,长则数周、短的也要几个小时。

虽然电商公司一直在解决物流问题,比如无人车送货、无人机送货等等,但无人车、无人机开到消费者家里总归是需要时间的。那么我想说的就是,如果消费者真的想快点收到包裹,为什么不从自身找找方法看呢?

Amazon Key 就是这样的产品,亚马逊希望消费者能给予一定的配合。但我觉得亚马逊允许送货员进门还不够激进,真的要提升物流体验,不如直接住到电商公司的仓库里——这样到货时间绝对可以提升一个档次。

要是人们愿意为了物流便利住到仓库里,那么亚马逊就也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所有自营业务很强的电商公司,都可以成为房地产公司。

但是这么看,天猫和淘宝好像就做不了了。没关系,阿里可以成立一个仓储中心,让上面的卖家把货品都储存到自己的仓库里,进货都进到这个仓库,由阿里巴巴管理并且代为发货。亚马逊和京东都有类似的服务,阿里巴巴升级一下菜鸟网络,全国重大物流节点买地建仓库就好。

当然上面这些有开玩笑的成分,但细想的话,也有合理的地方。说不定真的有人愿意住电商公司的仓库里。

关键是要看人们活着追求什么。这似乎是一个终极问题,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了。当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大部分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如电商、外卖;和精神需求,如社交网络、游戏)的时候,很多人会离不开它,也会忽略生活里其他美好的东西,失去离开互联网的勇气。

你是愿意出门欣赏风景呢,还是戴上VR眼镜看看就好

如果一个人只是活在网络上,那么现实世界对他就越来越不重要。他不仅愿意为了方便搬到电商公司的仓库里住,可能还愿意放弃洗澡而获得更多时间上网,可能还愿意放弃自己的身体只保留大脑——如果大脑可以直接和网络联通的话——因为身体的其他部分对上网并没有帮助,反倒可能成为阻碍。

这么想想有点恐怖,但人们追求的好像就是这些。终极目标就是追求自己做更少的事情。现在互联网公司还只能帮你买东西(电商)、帮你做饭(外卖)、打扫房间(家政服务)、帮你开车(网约车)等等,但未来科技公司就能进化到替你吃饭、替你打字、替你工作,甚至,替你思考。

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也许就是这样,比你还懂你,你什么都不用做,交给它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你还能被称为“一个人”吗?是人工智能在服务于你,还是你成为了人工智能的载体?

不过我们现在离这些终极问题还很远,基本的物流服务都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警惕:一个每天躺在床上玩手机其他什么都不想干的人,是自己选择玩手机,还是被手机吸引成为手机的奴隶。如果是后者,那我觉得这种人不能算真正的活过,因为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人生。

阅文集团上市和腾讯的新起点

阅文集团要上市了,这一定会是一支非常值得买的股票。首先阅文集团业绩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阅文集团是腾讯的公司。

有无数的公司和腾讯有关系,接受腾讯投资的公司就有上百家,但腾讯控股的公司并不多。阅文集团不仅是腾讯控股的公司,而且完全是腾讯一手扶植起来的公司,当然其中曲折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腾讯、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和盛大集团之间的故事完全可以撑得起一部网络小说。

说到网络小说,其实我并不了解。我不是网络文学的读者,也没有研究过阅文集团或者掌阅之类的公司。不过我知道网络文学是一门大生意,除了文字本身,衍生出的版权、文化等影响力同样可以转化为金钱。

作为国内网络文学的老大,阅文集团在网络文学方面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和腾讯在社交上的影响力相媲美。所以阅文集团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阅文集团股权架构,其中 THL A13、Tencent Growthfund 及 Qinghai Lake 都是腾讯全资附属公司(截图来自阅文集团招股说明书)

因为腾讯的身影,人们会更加认可阅文集团的价值。但对腾讯来说,阅文集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家公司。尤其在未来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竞争中,阅文集团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不是它的业务对腾讯有多重要,而是它和腾讯的关系。

从公司架构上来说,阿里巴巴比腾讯要大气的多。我不清楚阿里巴巴的具体公司架构,但至少可以分为几大块:国内电商业务(以淘宝和天猫为代表)、支付业务、大文娱业务、阿里云业务和海外业务,很多都不是纯互联网业务。但腾讯就简单的多,核心就是游戏和社交,几乎都是纯互联网业务。

腾讯在游戏和社交领域已经在中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想要再扩展就会很难。更有想象力的做法就是进入更多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追求垄断地位。阿里巴巴就是四处布局。

从市值上看,阿里巴巴已经高于腾讯,这还不包括尚未上市的蚂蚁金服。

我认为阅文集团对腾讯的战略意义,相当于蚂蚁金服之于阿里巴巴。在阅文集团之外,腾讯几乎所有业务都在上市公司体系里。阅文集团独立上市之后的价值会比在腾讯内部高出几倍。

而且阅文集团上市成功,就等于为腾讯开了这样一个好头。接下来更多业务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在不失去控制权的同时让自己的业务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在阅文集团之前,对腾讯有类似意义的公司是京东。但腾讯对京东并没有特别强的控制力,京东还是刘强东的公司,不是马化腾的。京东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业务上,能让腾讯参与到电商业务,同时牵制阿里巴巴。

在阅文集团之后,对腾讯有类似意义的公司是搜狗。搜狗也即将上市。但搜狗也不是马化腾的公司,它表面上是王小川的,但有最大控制权的是张朝阳。搜狗让腾讯能参与到搜索业务,同时牵制百度。

其实从入股时间上说,腾讯是先投资了搜狗,投资京东基本是照着投资搜狗的模版做的。这证明从投资搜狗上,腾讯尝到了这种模式的甜头。而阅文集团会让腾讯尝到另一种甜头。

京东和搜狗和腾讯的关系都不如阅文集团。阅文集团是马化腾说了算的。而且阅文集团在香港上市。

除了资本方面的战略意义,阅文集团在业务上也能帮助腾讯打开更多局面。因为网络文学属于大文娱领域,要发挥最大能量就得尽可能多的和各方合作,而且需要和很多非互联网公司合作。

顺便说一下另外两家对腾讯非常重要的公司:滴滴和美团。这两家是中国互联网里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和腾讯也走的比较近。但他们对腾讯意义,也就是不会和阿里巴巴或者百度走的太近。基本上就是起到防御的作用,并不能为腾讯攻城掠地。

真的,要说和腾讯之间的关系,没有比阅文集团更亲密更重要的公司了。也许阅文集团会成为腾讯今后扶植公司的一个新的模版,让资本市场重新定义腾讯的价值。

互联网公司的道德和平等

趣店上市成功,但遭到了很多人的道德讨伐。这么看来,虽然互联网深受资本的影响,但也并非完全不讲道德。

如果对比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从发展程度来说——比如以普及率、公司市值、创业氛围等等——中国落后的已经不多;但要从道德、隐私、公平、多元化角度来说,美国向来非常重视这些问题,而中国互联网公司几乎不重视这些。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美国互联网一直非常重视多元化以及男女平的话题。

美国的多元化主要是只白人和有色人种,在中国相应的可以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男女平等问题在两国则比较相似。美国主流媒体经常会涉及类似话题,中国媒体却很少有相关报道,最多也许就是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列举一些女性互联网高管。

但我相信中国互联网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只会比美国更严重。比如,BAT这三家公司的董事会里,只有一位女性(在阿里巴巴)。很多人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算意识到了,也不知道这种不平等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的确,我也不知道,我也很少关心。但我知道,这很重要。一家公司的高管,对这家公司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BAT三家公司董事会的男女比例为23:1,唯一的女性董事是阿里巴巴的龚万仁(截图来自阿里巴巴官网)

缺乏男女平等的意识,是中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这不应该成为互联网公司推卸责任的借口。因为互联网公司往往是走在时代最前面的,更应该直面这些问题,并且找出解决方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商业层面的创新。更何况,人们缺乏平等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就更需要互联网公司出力,通过互联网传递追求平等对待的信息。

关于男女平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性骚扰。美国互联网、创投行业经常发生性骚扰相关的丑闻,很多高管都因为类似事件辞职或者被开除。但中国互联网似乎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一样,几乎看不到任何报道。

这和中国总体上不太重视这些问题有关。中国媒体也会报道性骚扰事件,但更多是从“花边新闻”的角度,用“性”这个词来吸引点击,而不是正视性骚扰这件事。而且,大部分报道根本不会涉及到知名高管或者投资人。(薛蛮子除外,并非由媒体揭露。)

最近《纽约时报》连续报道了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和比尔·奥莱利(Bill O’Reilly)的性骚扰丑闻,虽然不是互联网行业,但也引发了互联网行业更多受到性骚扰的人站出来,指出了互联网公司一些高管的问题。比如亚马逊视频业务亚马逊工作室的负责人罗伊·普莱斯(Roy Price)就因为受到类似指控而下台了——尽管如此,亚马逊员工还是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认为公司早就该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但是,上面这两起引发全美轰动的事件,在国内关注的人寥寥无几。媒体不怎么愿意报道,读者也不怎么愿意看;读者不愿意看,媒体更不愿意报道。媒体和读者相互影响,陷入恶性循环。

你可以说哈维·温斯坦和比尔·奥莱利都是美国人,跟中国关系并不紧密,新闻的相关性太低。我认可。但是,美国接连发生这样的新闻,中国却天下太平,打死我也不相信。

这波讨伐趣店的声音已经渐渐要过去了,道德卫士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趣店已经不再发声,股价也出现了大跌。也许是时候关心一下男女平等、职场性骚扰等互联网公司的其他道德问题了。

趣店的两极

趣店上市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么可真是你的幸运。因为挺趣店的人和批评趣店的人已经吵起来了,你能避免被口水仗殃及,真的算是幸运。

我没能避免。我买了一股趣店的股票,然后卖掉了,赚了几块美金。除此以外,我对趣店毫不关心。

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了站队。投资人、趣店CEO罗敏都在宣传自己,但大部分媒体和意见领袖选择站在了趣店的对立面(不过这中间有个时间差,投资人吹完牛了,批评趣店的声音才响起来)。他们认为趣店有原罪,而且目前的商业模式仍然有灰色利益。其中原罪主要是指趣店向大学生房贷,然后收取高额的利息;灰色利益也是如此,主要指趣店贷款利率太高,并且可能存在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吸引贷款以及催债方式。

趣店的股价,今日大跌(截图来自 Google Finance)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2013年左右火起来的,科技媒体关注最多的是出了一波类似余额宝这样的理财产品。后来一些通过互联网放贷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但媒体基本还是持正面支持的态度,主要支持的是这些产品让更多人享受到了金融服务。因为这些公司目标客户大多是无法从银行贷到钱的人,而没有钱,让很多人的未来被困住了。有的人没有工作,然后贷款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运输,很快挣到了钱,还了贷款还改善了生活。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那么多校园贷款平台,但很容易想到,学生是一群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但有很强消费欲望的人。而且学生往往对风险预估不足,所以更愿意冒高利率的风险去贷款。至于还款,平台看到的是学生背后的家长。

不过校园贷很快出现了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催款上。为了让学生还款,出现了各种“催债”方式。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只要催的够厉害,学生一定能还上——通常只要动用家长就能解决。如果真的是还不上,催债也不会那么无所不用其极。

因为各种问题,校园贷被政府禁了。政府跟互联网公司对着干很少不被骂的,但这次没有。虽然也没什么人叫好。

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了。政府禁校园贷,没什么人给唱赞歌;趣店上市赚了大钱,出现了一波道德卫士。当然,这也和趣店赚到钱后太高调有关,而且可能没有很好的打点媒体。

(我在媒体待过多年,自然知道打点的重要性。在批评趣店的报道里,也有很多说趣店的公关做的差,简直就是添乱。我没有跟趣店打过交道,但能感觉到趣店不太懂媒体行业或者公关行业的潜规则。不过不熟悉行业潜规则,也是工作不到位的表现。)

其实关于趣店的商业模式、利润率,早在趣店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时候就已经是公开信息了。但那个时候几乎没有质疑趣店的声音。也许认真看而且看懂了的人,都去买趣店股票了。

不过我并不是要站在趣店这边。我认为趣店是有原罪的,就是校园贷。现在趣店利润率是不是高的不合理、有没有引诱消费者贷款、有没有不合法的催债,我都一无所知。我倾向于认为趣店还是相对正规的,但肯定做不到绝对正规。

只是我不相信通过这次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声讨,能让趣店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让趣店的用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更方便、更快、更低利率的贷到钱)。

这波声讨的重点是指出趣店有罪,趣店不应该高调宣传。也许趣店服个软、道个歉,声讨者就能高潮,然后事情就过去了。但是趣店就不,还一直犟,偏偏自己又不是完全清白,于是声讨者就越来劲了。

在趣店之后,中国还有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着要上市。他们大多有着和趣店一样的原罪,也有相似的商业模式。不知道等到他们上市之后,会不会再次引发投资人、媒体、意见领袖和吃瓜群众的站队。

不过我相信,他们都从趣店的事件里学到了一些东西。毕竟吸取教训,找到改进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300亿的美团和消失的点评

美团点评完成了一轮40亿美金的融资,估值到了300亿美金。这个数字,在中国仅次于滴滴。

美团点评这家公司,向来没有特别多的好消息。但是大大小小的负面消息总是不断,有的是竞争对手恶意中伤,有的则是自己的确有做的不足,被媒体放大了。总之美团的公关做的不怎么样,也可能跟王兴的性格有关,不喜欢公关。

公关做的不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上面说的,正面新闻少、负面新闻多。但间接影响,就包括外界对这家公司的了解不会太多。这其实也不利于公司的品牌。

我还算是比较关注美团的,但对这家公司仍然不太了解。我知道美团的一些业务,比如团购、外卖、酒店旅游,还有美团打车、榛果民宿、猫眼电影等等。但我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业务在美团的比重如何,美团内部是如何具体划分业务结构的。

不过,在美团,外卖肯定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能和外卖并列的业务,不会超过2个。

这次融了40亿美元,肯定也有一大部分是要投入到外卖业务里面的。因为饿了么已经收购了百度外卖,现在外卖行业就是他们两家之间的竞争了。而根据互联网赢者通吃的法则,两家不会维持现在各自占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结果只能是不进则退,谁都输不起。

虽然美团以团购起家,但过去意义上的团购对美团来说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过去团购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非常低,但现在人们追求的已经不是超级低的价格,而是追求以相对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或者体验。

餐饮和酒店是团购最大的两个类目,这两块也是美团重点开发的领域。

外卖就是餐饮的延伸,这里面还包括了餐厅的预定,买单等等。酒店方面美团一直声称自己夜间数做的国内数一数二,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端酒店还是偏少。也就是说,在酒店预定领域,美团还没有什么品牌效应。榛果民宿是酒店业务的延伸,但也是一种偏门策略,这里面有看到民宿市场未来的机会,也有突破高端酒店太难的无奈。

原本其实机票是酒店更好的延伸,但机票比较酒店更难做。因为中国航空公司就那几家,并且原本线上线下的代理渠道竞争也比较充分了,这里面很难看到美团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未来民宿真的能发展起来,甚至发展到向外卖那么大,那么美团一定是希望榛果民宿能有美团外卖这样的市场份额。但这肯定会更难,因为民宿行业产业链更长,而外卖相对简单。

更直接一点就是,外卖行业在美团之前几乎是一个空白,没有互联网公司在做。虽然饿了么做的相对较早,但直到美团、百度进入,才开始快速发展。而酒店行业,前面有携程这座大山。

打车领域前面也有滴滴,但美团还是做了。我真的完全搞不懂。在这个领域,美团没有任何跟滴滴竞争的实力。或许美团也能抢下一些市场份额,但也只是聊胜于无吧。互联网二八法则,做不到第一,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思。

当然美团可能也只是尝试,核心肯定还是在外卖。

不过还有一点很可惜,那就是点评。

大众点评被美团收购应该是非常无奈。两家联合之后,美团的市场地位更加稳定,但大众点评仅仅是保留了品牌。用户点评这个点,无形中就被抛弃了(虽然之前大众点评的努力方向也早就不在这方面了)。用户点评过去也是大众点评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有了评价信息,大众点评才成为人们决定去哪里吃的参考。

我在大众点评的第一个点评,2009年7月21日。当时还有一张实体会员卡,拿到一些店里可以打折。但没怎么用过,因为很快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就来了。那张卡我一直留着,可惜在最近从北京搬回老家的时候丢了。

现在用户评价在很多行业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豆瓣的影评——美团也有猫眼电影,在售票上远远超过豆瓣,但在影评上还难以和豆瓣相提并论。

虽然美团对外保留了“美团点评”这样的名字,但“点评”的意义可能仅仅是某种安慰吧。

共享充电宝和消费升级

关于共享充电宝,我最好奇的是谁在用。在北京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实地探访过,但从报道里看,大部分共享充电宝都位于大型购物中心里。有的在购物中心的休息区放一个充电宝货柜,有的在购物中心餐饮区放一个货柜。

不过一旦把充电宝和购物联系起来,我就觉得不对劲。

购物逛街的人主要是女生,女生出门很麻烦,各种挑衣服化妆,还要配一个合适的包——包,就是重点。既然都背包了,多背一个充电宝好像也没什么。既然出入大型购物中心,应该也不缺钱买一个充电宝备着。

当然也有男人逛街的。男人通常不喜欢多带东西,也不愿意多带一个充电宝。但是男人逛街通常不那么耗时,想买什么找到就买,买到就走;找不到就撤。这种情况,手机电量一般都能撑住。

而且男人独自逛街的现象比较少,两个男人一起逛街也不多。通常是一群人里有男有女。于是就又回到了有女生在的场景里。

青年男女应该是逛商场的主力,也是共享充电宝主要的目标用户。但是他们需要充电宝的场景好像不多,除非是一些例外情况:女生出门忘带充电宝了,一群人里有充电宝但没合适的充电线,喜欢逛街又不愿意带充电宝的男人。

小米移动电源

例外情况也可以是一门大生意。手机坏掉是例外,但修手机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手机屏幕被划破概率也不大,但贴膜几乎随处可见。修手机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去挽回;贴膜则是提前预防。从共享充电宝角度,贴膜、买手机壳就是自己带充电宝,修手机就是临时租用充电宝。

贴膜这项生意,赌的是消费者担心手机屏幕划破,共享充电宝赌的是消费者不会担心手机没电。我总觉得还是贴膜靠谱。

当然,如果共享充电宝真的无处不在,而且使用非常方便,使用成本又很低,那长期下来,消费者出门是不会担心手机没电的。就像现在人们出门不会担心忘带现金,因为到处都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

但是共享充电宝既没有微信支付那么普及,使用成本还比微信支付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共享充电宝应该可以被划入共享经济,不知道是否也可以被划入新零售这个概念。毕竟看起来和自动售货机、迷你KTV、无人值守货架有几分相似。但后面这几个都可以完美的抓住女性消费者。

办公室或者购物中心的自动售货机,看起来不太合理(因为消费者本来就在商场里,有很多买零食的地方),但年轻的女性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的。花一点点钱就能获得满足,性价比也很高。而且这属于冲动消费。

迷你KTV和无人值守货架就更明显了,也非常能制造冲动消费的场景。迷你KTV是创造了新的更便捷的娱乐方式,虽然可能要多花一点点钱;无人值守货架更激进,相信了在写字楼办公的人们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这二者也都和消费升级挂钩。

消费升级的另一个表现是更多人有车了,看看二手机交易平台融了多少钱就知道了。

更多人有车,那么也会有更多人开车去商场(并不是所有人,但这是趋势),路上给手机充会儿电,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逛完商场剩5%的电,马上可以走到车里充上,也不会有任何电量焦虑。

所以,我觉得共享充电宝好像有些赌未来大家会越来越穷。这个方向不对劲。

微信焦虑和断网实验

回到家乡工作之后,生活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用担心手机电量了。

相信很多人手机耗电最多的应用是微信,这个可以通过查看手机耗电应用看到。但我现在微信耗电并没有那么多。

我现在仍然非常依赖微信,但微信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绑架我——微信仍然在我手机屏幕上最重要的位置,我出门也几乎都不带钱;但我不用担心没有及时回复上司或者下属的微信、不用关注多个工作相关的微信群以免漏掉信息、也不用和各种合作伙伴聊天打听消息。

我需要关注的群聊减少到了3、4个,而且没有一个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我每天在微信上聊天的时间可能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进而我每天点亮手机屏幕的时间也比过去少了很多次。偶尔出门我可以不带手机,也可以一整晚不看手机。

在摆脱了微信焦虑之后,我也顺便摆脱了手机电量焦虑。

用了一天,手机电量还接近50%,而且微信耗电甚至不在前五

虽然现在还是一天一充,但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充电,白天可以非常自由的使用手机,根本不需要担心电量。这在我之前用 iPhone 6 的时候就是这样,换了 iPhone 8 之后就更不用担心手机电量了,这两个星期晚上充电的时候电量都没有低到20%以下过。

没有了微信焦虑和手机电量焦虑,的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于是我又想,那我是不是可以干脆摆脱手机了呢?那会不会让我过得更自由更幸福?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手机当然要比没有手机更幸福。一个人是不是自由,跟是不是用手机并没有关系。真正影响一个人自由的,是他如何使用手机,手机缓解了他的哪些焦虑,又加剧他的哪些焦虑。

比如很多工作上的事情,没有手机的话你仍然会焦虑,只是手机加剧了焦虑的情绪,因为手机和微信会给你一种更加“沉浸式”的工作体验——好像老板就在你背后盯着似的。

工作之外,手机还加剧了一种叫做“担心自己落伍”(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焦虑。因为信息太多,有的人会害怕自己错过了信息或者没有第一时间知道某件事。但这种焦虑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不自信和贪婪。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信息的贪婪。

所以一个人因为手机或者微信而感到焦虑,这里面有手机起到的催化作用,但手机并不是你焦虑的根源。

我其实也想过体验一下没有手机甚至断网的生活。因为我现在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已经比过去少了太多,似乎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对我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后来我发现,这简直是一件愚蠢至极的事情。

虽然我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大大降低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不需要手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人每天只需要摄入一点点盐,但没有盐,对身体会有很大的伤害。手机用的少了,并不代表手机对我来说不重要。

不过戒手机或者断网实验听起来仍然有点意思。毕竟它可以让我知道彻底脱离手机之后我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可以和我现在、过去的生活有一个对比。如果是要得出这样一个对比,那么这种实验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这种价值,对实验报告的看客或者读者来说,比对我更有价值。因为我是一个实验品,而你们能看到一些稀奇。

我才不要那样。我现在过的好好的,除非有什么好处,我才不愿意折腾自己——我很清楚,没有手机的日子肯定过的不如现在那么快乐。

到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如此普及的时候,做一次断网实验或者戒手机实验,几乎就是哗众取宠的一件事。倒不如直接做断电实验、无火实验,让现代人直接回到原始社会生活,这还更加惊险刺激。贝爷的《荒野求生》不就是这样的节目么。

如果你活的不开心,戒手机真的不是办法,玩点手机游戏可能对你更有帮助。或者先试试戒朋友圈。

危险的专利

专利这个东西,应该是让人又爱又恨。我并不是说有专利的人会喜欢专利,没有专利的人会讨厌专利。而是除了那些靠专利吃饭的人,很少有人会真正从心底喜欢专利。至少在科技行业是这样。

任何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技术,都会改变社会形态和文化。互联网也是如此。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互联网带来的变化,那就是“自由”。

之前看到一项调查,说美国年轻人学开车的比例越来越低。这还是在叫车应用普及之前。当时分析的原因是,过去年轻人开车意味着得到外出的自由,因为之前去哪里都得家长接送。现在不需要开车获得自由,因为有社交网络,不用经过父母允许就能跟各种朋友聊天。或者说,过去获取精神层面上的自由通常需要首先获得物理层面的自由,但有互联网之后,精神层面的自由可以独立于物理层面的自由而存在。给井底之蛙一部手机,它完全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说自由,那是因为专利恰恰和自由是相对的。专利是一个限制自由的东西,它是封闭的,而自由通常意味着开放。

一个行业在发展初期,都是没有相关专利的。只有在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专利。所以专利并不会促进新事物的诞生。但也不能说专利完全没用,因为专利能确保一个行业有序的发展。

美剧《硅谷》里这个老头通过购买一首歌的专利然后起诉其他歌曲版权方,赚了两套房(截图来自:Silicon Valley S04E07

专利要保护的无非就是钱。当一个行业根本不赚钱的时候,专利也是无用的。但如果一个行业很发展的很繁荣,但没有钱赚,那通常这个行业也是很难持久发展的。毕竟有钱赚,才能有钱投入。而对任何行业来说,投入的钱越多,发展的就会越好。

这么看,专利的出现很有必要。错。因为需要专利的前提是,你发明出来的东西会被别人使用,进而让你的投入难以收到合理的回报。专利的作用就是限制别人,保护自己。

所以如果别人不滥用你发明出来的东西,或者你对回报的预期很低,那就不需要专利。在一些被维护的很好的技术社区和开源软件上,可以看到一些美好的景象。但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也并非人人都清心寡欲。

手握专利的人会喜欢自己的专利,因为这份专利能保护自己的发明不被别人随意使用,也帮自己赚钱。

但其实很多人,并不希望通过一份专利来赚钱,专利可能只是他商业模式的一块基石。他可以不需要专利,但问题是,如果他不申请专利,别人可能申请,然后反过来向他要钱。这就是专利故事里最悲伤的情节了。

于是人们为了自我保护(这种保护并非我要赚钱,而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搞),只能尽可能多的申请专利。所以从心底来说,他们并不喜欢专利。

真正热爱专利的人大概只有两类。一类是专利对他的商业模式特别重要,一旦失去专利,他就失去了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在一些技术为核心的公司身上可以看到,尤其是基础技术。

另一类就是所谓的“专利流氓”。因为他们并不会真正的去使用自己的专利,不会用手中的专利去创造什么。他们唯一做的,就是用专利从别人创造的财富中刮分一部分。这是专利故事里最恶心的情节。也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那些崇尚自由开放的人才不得不去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当那些原本不喜欢专利的人申请了专利之后,随着手中的专利越来越多,他们也会发现,仅仅通过专利,不用去辛苦创造什么也可以赚钱。人非圣贤,躺着挣钱总是比站着舒服,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也会慢慢向“专利流氓”靠拢。

最后,专利就把所有人都卷入其中,每个人都越陷越深,越来越纠结于专利而忘记了用专利去创造些什么。这就是专利故事最危险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