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重点在哪里?

中国的互联网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中国”,而不是“互联网”。

昨天因为在山顶看到迷你KTV,联想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三、四线城市的问题。今天看了《经济学人》写中国互联网的一篇文章,又想到了国外互联网公司进中国的问题。

这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些公司在中国失败是因为不懂中国,不懂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但我今天才想清楚,他们不懂的并不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是如何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而是不懂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要“懂”一群人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两句话都能解释清楚的。

拿语言来打比方的话,就算你懂了所有英语语法,但在跟英语国家的人说话的时候,你仍然无法做到无缝交流。一方面是口语不一定完全符合语法,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中很可能会有文化背景。就好比你说一句话,你朋友可能会心一笑,但其他人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经济学人》的文章写的很烂。烂在根本没有涉及到中国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更别说中国互联网用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了。它基本只是描写了一些现象(还也不够全面),然后简单的总结。

当然,这对一些只想了解表面信息的人来说也还算不错了,但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想到一本书,何伟(Peter Hessler)写的《寻路中国》。这是所有想进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应该读的一本书,因为读了这本书,就可以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样想的,能真的了解中国——就好像你在中国生活了一年,而且这一年都在跟中国人打交道。另外《十亿消费者》也是不错的一本讲中国消费者的书。

《寻路中国》,看过书的也许能猜到旁边纸上画的是什么

产品、运营、客服等岗位的人尤其应该要看。做战略的人或者公司CEO,往往只需要知道数据和概括就可以,这是可以从很多研究报告很多新闻报道里知道的事情。但具体接触真实用户的人,是一定要懂用户。如果只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很容易就把产品或者运营做偏了。

近些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有一股热潮就是去印度。一些手机公司做的是还算不错。但为什么他们能做的好,并没有人写过。这并不是缺报道,而是所有的报道都陷入到了就某家公司的成功讲某家公司的怪圈。比如有的报道会说因为印度人喜欢怎么样,所以 OPPO 或者 vivo 这样做了。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印度人为什么会喜欢那样?而且这个为什么需要从印度整体背景来解答。

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人有参考价值。不然我看完文章,只能知道这家公司做的不错,它具体的一些做法,但并不知道它这么做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或者说你只能了解“术”——具体方法;但无法了解在印度的“成功之道”——思维方式。

要了解印度互联网市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印度。

比起看 OPPO 和 vivo 在印度怎么做的,不如看看《不顾诸神》这本书。这是英国《金融时报》南亚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卢斯在印度工作了6年的时间,结合自己感受和工作采访写的一本书。有点类似印度版的《寻路中国》。

我说《寻路中国》或者《不顾诸神》并不是说这两本书是了解这两个市场最好的方式,但看了这两本书,一定能加深你对一个国家的了解,而且是一些相对感性的了解。理性决定要不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而能不能在新市场做好,需要更多从感性认知里得到的东西。你可以从一个人的相亲资料决定要不要见面,但最后会不会跟对方结婚,则是通过接触下来看感觉来定的。

我好像打了太多比方。语言能力还是有问题,有的概念表达不清。可能用英语来说,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个词:sense(感觉)。

做互联网感觉最重要,没有感觉,再多的数据指导可能都没有用。但感觉也不是凭空来的,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积累,一方面也是通过数据或者细节上的训练。学第二外语最重要的是语感。语感是通过训练才能有的,语感的基础是语法。但一旦有很好的语感,就不用刻意去记语法规则了。

对国外互联网公司来说,要理解一款中国互联网产品并不难,要理解一款中国互联网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不难。真正难的是理解中国用户,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理解他们的日常——那些我们越是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他们越是想不通。

再用英语来说,这种东西可能就是中国用户的 common sens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