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重点在哪里?

中国的互联网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中国”,而不是“互联网”。

昨天因为在山顶看到迷你KTV,联想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入三、四线城市的问题。今天看了《经济学人》写中国互联网的一篇文章,又想到了国外互联网公司进中国的问题。

这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些公司在中国失败是因为不懂中国,不懂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但我今天才想清楚,他们不懂的并不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是如何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而是不懂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要“懂”一群人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两句话都能解释清楚的。

拿语言来打比方的话,就算你懂了所有英语语法,但在跟英语国家的人说话的时候,你仍然无法做到无缝交流。一方面是口语不一定完全符合语法,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中很可能会有文化背景。就好比你说一句话,你朋友可能会心一笑,但其他人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经济学人》的文章写的很烂。烂在根本没有涉及到中国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更别说中国互联网用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了。它基本只是描写了一些现象(还也不够全面),然后简单的总结。

当然,这对一些只想了解表面信息的人来说也还算不错了,但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想到一本书,何伟(Peter Hessler)写的《寻路中国》。这是所有想进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应该读的一本书,因为读了这本书,就可以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样想的,能真的了解中国——就好像你在中国生活了一年,而且这一年都在跟中国人打交道。另外《十亿消费者》也是不错的一本讲中国消费者的书。

《寻路中国》,看过书的也许能猜到旁边纸上画的是什么

产品、运营、客服等岗位的人尤其应该要看。做战略的人或者公司CEO,往往只需要知道数据和概括就可以,这是可以从很多研究报告很多新闻报道里知道的事情。但具体接触真实用户的人,是一定要懂用户。如果只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很容易就把产品或者运营做偏了。

近些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有一股热潮就是去印度。一些手机公司做的是还算不错。但为什么他们能做的好,并没有人写过。这并不是缺报道,而是所有的报道都陷入到了就某家公司的成功讲某家公司的怪圈。比如有的报道会说因为印度人喜欢怎么样,所以 OPPO 或者 vivo 这样做了。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印度人为什么会喜欢那样?而且这个为什么需要从印度整体背景来解答。

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人有参考价值。不然我看完文章,只能知道这家公司做的不错,它具体的一些做法,但并不知道它这么做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或者说你只能了解“术”——具体方法;但无法了解在印度的“成功之道”——思维方式。

要了解印度互联网市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印度。

比起看 OPPO 和 vivo 在印度怎么做的,不如看看《不顾诸神》这本书。这是英国《金融时报》南亚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卢斯在印度工作了6年的时间,结合自己感受和工作采访写的一本书。有点类似印度版的《寻路中国》。

我说《寻路中国》或者《不顾诸神》并不是说这两本书是了解这两个市场最好的方式,但看了这两本书,一定能加深你对一个国家的了解,而且是一些相对感性的了解。理性决定要不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而能不能在新市场做好,需要更多从感性认知里得到的东西。你可以从一个人的相亲资料决定要不要见面,但最后会不会跟对方结婚,则是通过接触下来看感觉来定的。

我好像打了太多比方。语言能力还是有问题,有的概念表达不清。可能用英语来说,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个词:sense(感觉)。

做互联网感觉最重要,没有感觉,再多的数据指导可能都没有用。但感觉也不是凭空来的,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积累,一方面也是通过数据或者细节上的训练。学第二外语最重要的是语感。语感是通过训练才能有的,语感的基础是语法。但一旦有很好的语感,就不用刻意去记语法规则了。

对国外互联网公司来说,要理解一款中国互联网产品并不难,要理解一款中国互联网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也不难。真正难的是理解中国用户,理解他们的吃穿住行,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理解他们的日常——那些我们越是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他们越是想不通。

再用英语来说,这种东西可能就是中国用户的 common sense。

山顶迷你KTV

今天公司团建,爬山。一座小山,大概300级台阶而已,15分钟就可以轻松走到山顶。

然后我惊呆了,山顶竟然放着台台友唱迷你KTV。除了这两台设备,山顶的其他用电设施就就只有两台自动售货机了,主要是卖水。没有纪念品商店,也没有小贩。

因为之前大部分时间在北京生活,我对家乡的互联网状况并不是太了解。滴滴、外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些现在也都比较普及,但是并没有共享单车。我觉得是因为城市小,很多人都有车;另外就是本身有不错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能满足部分需求。

记得大概2012还是2013年春节回家,我开了一下陌陌,发现身边的群里好多都是高级群,像是都是有钱人。可能娱乐性强一点的互联网产品,比较容易渗透下来。迷你KTV也是娱乐为主。

山顶的友唱迷你KTV

我并不清楚自己老家算几线城市,但怎么排都只能够到五、六线城市吧。在浙江,也算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县了。但毕竟在浙江,会比四川、云南的五、六线城市要好不少。

所以中国互联网经常讲的什么渠道下层、深耕三、四线城市,有一定的迷惑性。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内部的差别不一定会很大,比如北上广深,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越是小城市,差别越大。

再拿我家乡举例,虽然只能算五、六线城市,但人们的生活水平、日常消费水平比起杭州都差不了太多。跟杭州最大的差距体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以及中高端消费上。比如生活在杭州,很可能就放眼世界了,会有一种自己是“世界公民”的感觉;但在我老家,虽然出国也不难,也有很多人出去过,但日常想法里基本不会想到国外(或者说想到国外跟想到火星的几率差不多)。

按日常消费水平看,我家乡这座五、六线城市,可能跟中西部的三线城市差不多。但人们的生活习惯,世界观可能和那些三线城市的人不一样。

再跟杭州比的话,可能一些杭州人的日常生活条件并不比我们好,比如住房、每天的空闲时间之类。但大部分杭州人的精神生活肯定要更加丰富,每天上下班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一些杭州人可能每天吃饭只花40块,但每年旅游可以花1万;我们这里可能很多人每天吃饭花50甚至更多,但根本没有旅游的想法。

这对一些互联网公司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惑,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业务越来越往线下走了。把所有五、六线城市划到一类肯定是行不通的。光看消费水平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导。但如果一个个城市去具体了解和研究,好像又很难做到,而且容易拖慢扩张的速度。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参考依据。政府公开的数据肯定是一方面,另外可以看看肯德基、星巴克这些大型连锁品牌的数量(不限餐饮,还可以包括服装品牌等等),中高端酒店的数量,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的数量,电影院的数量,银行的数量以及房价。更重要的是,要看以上这些的趋势。

比如我家乡的县城,大概在17、18年前开出了第一家肯德基,没多久又开了一家麦当劳。现在肯德基有了两家,麦当劳还是只有一家,还开出了两家星巴克、两家必胜客、一家DQ等等——但新开的肯德基、星巴克和必胜客都是最近3年左右发生的事情。另外根据腾讯地图,还有12家沙县小吃,以及没有德克士、没有吉野家、没有海底捞。

除了上面这些,主要是找参考对象。另外其实也可以看看大众点评上的数据,包括有多少POI,有多少点评,分布状况是怎么样的(类似的还有58同城上的数据)。或者用陌陌看看附近的人和群,用探探看看附近的人之类。这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顺便说一句,我很少听亲戚朋友说起快手,直播也很少听说。用 Faceu 的人很多。但这很可能有偏差,因为只是我个人经验。

以上差不多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一些东西。专门在互联网公司做城市拓展的人估计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他们也会非常重视前人的经验,然后再结合自己产品的特点(还有自己产品的数据),选择要不要进入这个城市。

进入三四线城市、进入五六线城市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肯定非常辛苦。就像一些互联网公司说要出海,要本地化;进入三四线城市也需要本地化——所有本地化的第零步,都是选择进入哪里。

今天爬山看到了友唱的迷你KTV,但我不知道运营状况怎么样。现在有点后悔没有进去试试看能不能用。但我看到观景台上,有两把明显是迷你KTV里的高脚椅。

小米的产品和营销

小米是一家始终不缺话题的公司。

但是抛开具体的产品,围绕小米的核心话题似乎一直没怎么变过,总是难以跳出“饥饿营销”的范围。或者说,小米整体的营销思路,总是最能引发人们的站队。

不得不说,我是被小米营销影响到的人。小米很多具体的营销行为,比如一些PPT或者宣传语,我是不认同的。只是整体上,我觉得小米这家公司和他们的产品还不错,我也说不上具体是为什么。

我也没怎么用过小米的产品。唯一用过的一款小米手机,小米2,还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坏了。从我自身体验来说,小米的产品不怎么样,但我仍然认为小米产品不错,这还是只能归到整体营销能力上。

别人送我的一个小米盒子,但也不是很好用

一家公司或者一款产品的营销,总是有针对人群的。小米最早的用户群是发烧友,所以有了那句“为发烧而生”。

现在小米已经差不多可以算大众品牌了,这句话也很少提出了。那么现在小米营销的主要人群就是普通人。向普通人宣传产品,自然跟向专业人士宣传产品要不一样。小米在宣传上有时候会刻意但又让人看起来是无心的方式传递一些误导消费者的信息。专业人士会看出来,会觉得小米无耻。但普通人,哪里会看的那么细。

当然,在这种营销策略上,走的最远的就是8848和小罐茶。相比这两家,小米的宣传还是很真诚的。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说精准营销,但这一点我感觉还远远没有做到。可以单从广告来说,还做的勉勉强强。但从广义的营销来说,我经常可以看到对我毫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的营销,也就是说,我看到一个营销内容,里面说了一大堆东西,但我感觉根本不是对我在说。

这不是说我不需要这款产品。举个例子,比如一款欧洲游的产品,对我的宣传可能要强调时间安排可以非常自由,不会强制参观景点;但对我妈妈的宣传可能就要是整体组织会非常有序,不用担心走丢之类。

在营销不精准的时候,看到面向另一类人群的营销内容,人们天然会觉得厌恶。这也是很多人对小米产生厌恶的原因,因为小米的很多营销内容,是给另一群人看的。这里面用了能够打动其他人的元素,而让你觉得恶心。(要细究起来,小米一些营销内容有误导嫌疑,但真的很难说有绝对的“对错”。)

那些看穿了小米把戏的人,有的会痛恨小米,还有的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们可能还要鄙视被小米误导的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难道正确做法不是心平气和的帮助那些人,去发现小米营销上的问题所在,然后找到被小米误导的人、用这些人能理解方式告诉他们吗?

你看穿了小米的把戏,但在生活里可能上了很多其他商家的当。总想做最精明的人,最后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过去人们总说小米最会玩的就是“饥饿营销”,要是小米还能玩好“精准营销”,可能人们关于小米的争论会少一半。啊呀,但这对需要关注度的小米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话说回来,小米之所以有关注度,过度营销,核心还是产品。有好产品了,大家会议论一阵;没有好产品了,大家也会议论一阵。这也算一种境界了,目前享受这种待遇的科技公司也不多。

我不知道今后小米的产品和营销会怎么样,但对我来说,还是缺一点打动我的地方。虽然我会觉得小米的产品不错,除了小米2,没买过任何一款小米的产品。(买过一个小蚁智能相机,不算小米自己的产品。)

很多媒体是不喜欢小米的营销的,部分是有经济利益在里面,说小米营销不好是想让小米掏钱买广告;但也有很多就是看不惯小米的作风,尤其是一些跟小米直接打过交道的媒体,有一部分对小米的营销和公关方式不满。

我以前跟小米打交道非常有限,说实话,对小米在营销和公关上的运作方式好不好基本没有感觉。

不知道小米是否在意。也许某种营销方式有效,某种和媒体打交道的方式有效,它就会坚持这样做。部分媒体不满,则是它必须付出的代价。毕竟让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而要做到特别好的个性化或者精准营销,用技术尚且很难,用人的话成本可能更高。

但我很希望小米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因为我自己很难发出声音让小米听到,而各种媒体的声音里,总有比较能代表我的。希望在各种挑剔的粉丝和媒体的监督下,小米的产品和营销都能改进,可以在不同层面打动不同的人群。而我对这件事的判断标准就是,能不能再次让我为小米的产品掏钱。

iPhone 8 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原本是不打算买 iPhone 8 的。因为手里的 iPhone 6 还够用,虽然已经3年了。但是前几天不小心摔破了屏幕,于是就不得不换手机了。

那就换一个 iPhone 8。对于这一点,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首先是 iPhone 用的很习惯和舒服,不想换到 Android 系统。再说,换到 Android 系统的话,换哪款手机又要纠结:小米、华为、三星还是谷歌自己的 Pixel?

iPhone 8 和 iPhone X 之间我也基本没有纠结。当然,这最主要是钱的问题。既然 iPhone 6 我都觉得够用,那 iPhone 8 应该完全可以满足我的需求。至于 iPhone X 会不会有更好的体验,我并没有特别在意。我对智能手机的态度,大概2、3年前就失去了新鲜感,完全把手机当成一个工具。顺手最重要,而不是尝鲜。

大部分人对 iPhone 8 失去兴趣,是觉得创新太少。要说 iPhone 的创新是一代不如一代,反对的人也不会多。毕竟第一代 iPhone 可以说横空出世,后面的只是一直在改进,只是改进的多少罢了。前几代改进的多一些,最近几代改进的少一些。

最直观的对比是,拿第一代 iPhone 和 iPhone X 来比,从外观到交互,相似度会非常高。外观的核心就是大屏幕,交互最大的特定是触摸屏,多点触摸。

把第一代 iPhone 拿给现在路人使用,不会有任何操作障碍;把 iPhone X 拿给2007年第一代 iPhone 的用户,他们也可以很自然的上手。

iPhone 十年,进化最厉害的是整个 iOS 生态系统。既然如此,用 iPhone 8 和用 iPhone 6 或者 iPhone X,就不会有多大的区别。所以我就换了 iPhone 8,黑色(官方叫深空灰),而且是最基础的版本。

选黑色是因为好看,而且毕竟更经典一些。我还是打算至少用三年的。没有选择 iPhone 8 Plus 是因为我觉得 iPhone 6 的大小非常适合我的手,再大的话就不舒服了。选择的是 64GB,是因为我根本没有那么多东西要储存,毕竟有好几个 Google Drive 的账号,Dropbox 也买了会员,重要的东西还是存在云里更放心。

虽然我三年没有换手机,但这次换手机,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就好像选择明天早饭吃什么一样简单。

原因还是我上面说到的,手机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工具。差不多在2009-2012年间,我用过好几款手机,从最初诺基亚的功能机,到黑莓,到 Palm Pixi,到 HP Veer,还有一些山寨机,以及厂商给的测试机。在这段时间里,智能手机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玩具,特别追求新鲜。这段时间,也是智能手机最百花齐放的时间。

在2012年,我买了第一部 iPhone,iPhone 4S。后来也陆续用过小米和魅族的手机,但已经逐渐对手机失去了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稍微好一点的智能手机价格都已经2000往上,以我的收入玩不起;另一方面是,我只想有一部一流的手机,iPhone 4S 在很长时间里都在第一阵营。

当 iPhone 4S 退役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 iPhone 6。我选择 iPhone 6 的理由,跟今天选择 iPhone 8 基本一致。

到这里,我要说说苹果的坏话了。

3年前我选择 iPhone 6 的理由,跟现在选择 iPhone 8 的理由一致,这意味着苹果出了很大的问题啊。它竟然没能出一款让我觉得不得不买的手机,竟然要我用坏了一个,才会去更换。

这说明苹果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人们选择买 iPhone,只是因为觉得“买 iPhone 不会错”。“必须要买 iPhone”的这种魔力,正在消失。失去这种魔力,对苹果来说很危险,它会首先失去追求个性、追求更好的用户,然后这些用户会带起另一波潮流。这个过程,可快可慢。如果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的话,会很快;如果竞争对手太弱,就会慢一些。

未来的书架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这种现象是不可能避免的。智能手机之间的差距肯定会不断缩小,单从数据上来说,已经有不少手机超过了 iPhone。只不过整体上来说,iPhone 还是做的最好。

在 iPhone 十年中,苹果最应该做的是拿出一款比 iPhone 更好的产品,把消费者带到另一个市场去,成为另一个市场的主导者。但是苹果没有做到。iPad,Apple Watch 是同类产品中卖的最好的,但这两个市场加起来也不如智能手机。

现在 iPhone 8 失去魅力,苹果股价下滑,一方面是用户购买手机的动机和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则是,苹果虽然每一代 iPhone 都比上一代好,但它没能创造出一个新的统领某一大市场的产品。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每一代产品都能成为行业标杆,高兴还来不及。但对苹果,一家市值全球第一、备受人们期待的公司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

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快递行业的核心问题。

这“一公里”通常指的是从离你最近的快递站,但你家的距离。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到你家门口的距离。

今天看到 TechCrunch 说,在美国,沃尔玛电商要跟智能门锁 August 联合,直接把快递送到你家里去了。而且如果快递里有生鲜,快递员还会把生鲜拿出来放到冰箱里。听起来真是非常贴心非常美好。

几年前,中国还发生过快递该不该送上楼的争论。快递员的理由是,快递车停在楼下,给你送上楼的话,其他人的快递可能会被偷。顾客的理由是,快递就该是送“上门”的。

最近这些争论少了很多,也出现了很多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比如快递员基本都标配小三轮,都带锁,防止东西被偷;比如出现了丰巢、e栈(已经被丰巢收购)、速递易等专门为收快递准备的货柜。但很多时候,快递员还是会给顾客打电话,确认收获时间地点之类的——在微信如此普及的今天,很多人接到最多的电话可能就是快递员打过来的了。

整体上来说,大部快递员在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上做的都还不错。而且在大城市核心小区或者办公楼,快递员和顾客、业主都相对比较熟悉,基本都能相互满意。但这还是比较低级的,因为还是靠人,不是靠系统、靠技术来解决。

在中国,靠人靠快递货柜可以说已经把最后一公里做到了极致,但要把快递送进门,这一步还不太迈得出去。无论从快递行业角度、从智能家居角度、还是顾客角度,都存在很大的障碍。可以说快递员和顾客是内因,智能家居是外因。现在都不具备。

要进入一个人的家里,首先房主要对快递员绝对信任。虽然你给快递员的只是一个一次性密码,但毕竟要让陌生人到家里去,天知道他会做什么。其次快递员要敢进去,因为万一发生一点意外,有密码可以进入你家的快递员一定会成为怀疑对象。

智能家居的角度就是,得有智能门锁,可以生成一次性密码,还得跟快递公司的后台系统打通。肯定不能生成一个密码,你用微信直接发给快递员,这也太随意了。系统要有接口,就会涉及很多技术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中国缺乏有影响力的智能门锁,随便一家做智能门锁的品牌,也很难跟快递公司谈成这么深度的合作。另外最好还得配合智能监控,让快递员和房主都更加安心。

不过在这个大前提下,还存在一个巨大的中美社会差异:小区规划的差异。

美国大部分小区都是开放式的,小区没有围墙没有门禁,人和车都可以随意出入。小区的道路也是公共道路,这就让快递员可以很方便的到你家门口。但中国的小区大部分是封闭式的,快递员连你小区都进不去,更别说进到你家里去了。

从城市规划来说,开放小区比封闭小区要好很多,可以更好的缓解城市交通,也让人和社会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从安全性来说,封闭式小区肯定是更加安全的。目前看来,中国人都是倾向于封闭式小区。那么在享受封闭式小区安全性的同时,也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其中最大的代价恐怕就是跟外部交流的便利性变差了,快递、外卖都没那么方便送到门口,因为安全就意味着要挡住外部的人。

个人来说,我是更倾向安全性。但我在北京也没有住过保安做的非常好的小区,一直是安全性和便利性都相互有妥协。不过回老家之后,买房的时候选择了一个保安做的非常好的小区。因为还没有搬进去,所以我也不知道收快递、叫外卖会有多不方便。

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大部分快递都会放到小区物业,然后会专门有人放进收信的邮箱。更大一点的,会放到大邮箱里,把大邮箱的钥匙放到收信的邮箱里。

我在美国住的小区的邮箱,打开的那个就是我的信箱

但有时候快递员也会直接把快递放门口。我还因此丢过一次快递,不过联系卖家之后免费重新寄了一份过来。

我美国的邻居,门上就贴着一张纸,大字打印着,告诉快递员别把包裹房门口。

千万不要以为美国人素质完美无瑕疵。网上有不少美国快递员偷东西的视频,也不能说偷吧,可能用“拿”更合适。就是快递员在送快递的时候,会拿走前一个快递员放在你门口的包裹。邻居、路过人的人拿门口的包裹可能就更多了。

因为存在这些现象,所以可能部分美国人觉得快递还是送到家里更让人安心。愿意让快递员进门的人,一般思想也比较开放,也更容易接受新的科技产品,比如 August 智能门锁。但我还是很好奇,最终会有多少人选择用沃尔玛电商的这个服务。

当然,让人进家门其实也没那么恐怖。Airbnb 还是让陌生人住呢。安全性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也出过大问题。现在 Airbnb 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谁知道呢?也许以后快递送到家,真的就是“快递送到家里面”。

智能音箱、路由器和搜索

前几天刚收起 Google Home,今天喜马拉雅的朋友送我的小雅音箱就寄到了。于是吃过晚饭拿出来用一下。

配置好网络,第一个问题问了天气,然后让它放点歌,讲点故事。有非常顺滑的,也有让人尴尬的,整体算是中规中矩吧。但我还是觉得没什么大用,试玩就收起来了。

从拆开快递到收回,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吧。之前 Google Home 从配置好网络到收回去,大概也就半个月。

这期间最多的交流是问天气和问单词的拼写——这主要是想吸引女儿的兴趣,但以失败告终。其中最自然的一次交互是配置好的当天,在一边吃午饭一边看美网费德勒和德尔波特罗的比赛。当时想知道他们的身高,就顺口问了一句。Google Home 的回答用了美国制式,于是只能要求他“用厘米(in centimeters)”这个单位来回答。但仍然觉得很方便,手机不在旁边,我没有中断吃饭,就知道了几个问题的答案。

虽然第一次使用体验不错,但现在也已经把它收了起来。但我并不是想说 Google Home 和小雅音箱不好,相反的,我想说这是自己的用户使用习惯还没有改变过来。智能音箱本来就不是用来玩,而是用来吸灰尘的。

如果拿应用程序举例的话,以目前智能音箱能达到的最高“智商”来看,它还不是一个高频使用的应用。除非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音箱来用。所以现在正确的使用方式就是,让它待在那里,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就负责装饰客厅(视觉上和听觉上),你需要的时候呼唤一句,马上就能提供服务。

它并不需要像微信、游戏或者新闻类应用这样的存在感。它更像是一个非常趁手的工具,你需要的时候很有用,不需要就阁在那里。

所以我觉得现阶段的智能音箱跟路由器很像,基本上就是一个存在在那里但是没人会注意的东西。普通路由器,只有坏了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注意;智能路由器,配置好基本功能之后,也不会每天都会主动去用到。

但现在路由器人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没有它就不能上网。智能音箱在这方面还欠缺一点,所以我才会把两台智能音箱都收起来,因为使用频率实在太低。

放音乐的话,我更习惯用 SONOS,因为音质更好。而且我对客厅放音乐的需求不大,我自己在客厅休息的时间并不多。要是你的生活习惯跟我比较接近的话,你可能也会觉得智能音箱有点鸡肋。

除了路由器,智能音箱还很像另外一种东西:搜索。

没有谁会没事上 Google.com,除非要去搜索一个东西。随着浏览器的进化,尤其是在谷歌浏览器里,很多人都习惯在地址栏直接搜索,或者直接选中一个词右键点击再选择“在谷歌中搜索这个词”来搜索。

虽然谷歌是我最喜欢的公司,但我也不会没事打开 Google.com 凝视

我们每天会进行无数次搜索,但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搜索”这件事,我们只会感到自己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完成了某个任务。

不过,搜索引擎现在也在想办法更多引起用户的注意。对国内的百度来说,就是做信息流,要主动向用户推信息,所以他们才担心今日头条。对谷歌来说,在移动端也有信息流的尝试,但最核心的,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主动发起和用户的对话。听起来就比百度高级。

这一点,在 Google Home 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是今年 Google I/O 大会重点介绍的功能之一。(更早一些,在 Google Now 里面,以及后来 Android 里的 Now on Tap 也都有主动发起对话的影子。)

比如当谷歌预测你去上班的道路今天会特别拥堵,Google Home 就会提醒你早点出门;如果它预测今天会下雨,在你问天气之前就会提醒你带伞;如果它看到你日历上标记老婆的生日要到了,会提醒你要不要买花。这些都是需要背后有人工智能计算支持的。

很可惜,因为身在中国,又是在谷歌地图覆盖都不是很好的小县城,在我开着 Google Home 的半个月里,它从来没有主动发起过对话。另外一个原因是,虽然我经常用谷歌,但是个人信息的数字化并不是很好,我的很多信息要么不存在于网络上、要么存在于网络上但谷歌获取不到,比如在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里。所以在之前一篇文章里,我说“我愿意把个人信息都给它”,这样它能更好的为我服务。

这有点说远了。智能音箱现在更多还是被动的接受人的指令,除非整个家庭智能化程度高,人们主动发起的交互也会比较有限。目前核心作用还是当一台音箱,苹果的 HomePod,就是主打普通音箱功能,看起来是不错的选择。

Google Home,还有亚马逊的 Echo,面向的都是更远的未来。智能音箱一定会越来越有存在感:能更好的回答更多问题,能主动发起更多对话,能控制更多家庭智能设备。这个时候,智能音箱才会更像是一个家庭或者个人助理,而不是一个音乐播放器。说句不太厚道的话,如果未来真是这样,那估计没有喜马拉雅什么事了。

我不知道这个未来会要多久才到,但要我再拿出那两台智能音箱用,最有可能的不是体验人工智能,而是装修客厅。

共享单车的喧嚣

我对共享单车没什么好感。但我也承认,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群的出行问题。

我不喜欢共享单车的主要原因是,它并没有解决一个大问题,但却造成了很严重的问题。而且当共享单车热潮消退之后,除了共享单车,我们并不会得到其他什么。

共享单车造成的问题有的是直接造成的,有的则是间接造成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共享单车投放过多,造成了用车集中点的拥堵以及大量共享单车的废弃。网上最多的共享单车图集就是这两种,路边停满或者空地堆满。

因为乱停放被拖走,是一种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ofo和摩拜们根本没时间顾及这一点“浪费”,它们在做的都是不顾一切、不计成本的扩张。

北京大山子地区ofo工作人员在投放单车(摄于2017年3月8日)

这一切都太“浮夸”。ofo和摩拜不停宣布巨额融资,疯狂的加大单车投放,在媒体上造势。他们追求的好像不是给人们带来便利,而是追求看起来显得很“大”的数字。

共享单车甚至带动了整个“共享”行业,带着整个行业都浮夸起来,好像不论什么沾上“共享”的边,就像镀了一层金一样。但镀金之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今年出现那么多新的共享产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共享单车。但是这些共享产品,大多只是为了共享而共享,也没有从用户需求角度考虑问题。

忘了之前听谁聊天,他说还是美国公司伟大。因为美国公司在做事情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是如何更好的为用户服务,顺便把钱赚了;而中国公司,总是看到一个赚钱行业,就不管不顾的扎了进去。我基本认同。在共享这顶帽子下面,几乎所有公司都是“看到这里可以赚钱所以来了”,而不是看到这里有用户需求,然后想到一个方法去满足。

这都是共享单车带起来的风气。也许共享单车公司并不是有意要带起这样的风潮,也许他们为自己能带起这样的潮流而感到骄傲——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他们挺不要脸的。

很多人会把共享单车的热潮跟当年的团购比。当然可以比。当年也有一个人跟“共享”类似的热词叫“O2O”,一个美国人发明中国人发扬光大的词。当年团购也是几强争霸,后面跟着数千家;融资、交易额这些数字也是让人麻木;O2O也是什么产品都喜欢戴的帽子。

但不同的是,现在团购早就脱了O2O的帽子,而共享单车脱不了共享,因为它已经成了“共享经济”的代言人。在这之前,滴滴出行也是共享经济,还有国内没有火起来的短租。但滴滴早就跳出了共享这个圈子,成为了出行领域的公司。共享单车也是出行领域,但老大永远都是滴滴。

团购不仅脱下了O2O的帽子, 还衍生出了各种服务。就拿美团点评来说,从团购,到现在核心业务有团购、外卖、猫眼电影等等。外卖和电影业务都是从团购很自然衍生出来的。再看看共享单车,我真看不到能衍生出什么来。

本来要是你ofo摩拜好好做,也能在出行的一个细分领域的做不错,成为“小而美”的公司。但你们就是作,傲娇的不得了,搞得声势浩大,还把共享行业弄的花里胡哨的。等热潮退去,你们还是跳不出那个细分领域。

待明年回过头来看,共享单车除了留下一阵喧闹,大概还留下了一声叹息吧。

外卖员和快递员的困境

这几天关于外卖员和快递员的新闻比较多。这种新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说他们生活不易,工作压力大,安全得不到保障;一类则是说他们服务态度差,还会对客户人身造成威胁。

既然这两类新闻都很多,说明这也是普通大众对外卖员和快递员的主要认知。

外卖员和快递员其实是一类人,都是送东西的。他们是坐办公室的白领接触最多的蓝领工人,直接影响着白领的生活。也正是如此,白领才会重视他们。对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网上人们的关注度向来较低,因为很多人对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

蓝领和白领接触多了,难免会有摩擦。白领会不知不觉的用自己的思维去套到蓝领的处境上,还显得自己好像很能理解他们一样;蓝领则会觉得白领简直太难伺候。

作为一个曾经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我其实也不能完全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快递员、外卖员的境遇。

但我很清楚他们现在的困境。拿外卖员举例,平台对他们有要求、客户对他们有要求、餐厅对他们有要求(或者说不受他们控制)、家庭对他们有要求,每一方都得罪不起。可以说他们面临的状况是“四面楚歌”。

我完全不知道要他们要如何才能摆脱这个困境。因为他们面临的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对立的。这个困境的核心是时间,时间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敌人,所以他们都希望外卖员能跑赢时间。但外卖员又不是光。

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17秒(来源:维基百科

不过我相信随着外卖平台的智能化、供需逐渐达到平衡,时间这个困境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平台的智能化可以更好的帮助外卖员接单,更好的规划送餐路线,同时也能帮助餐厅更好的备餐(从食材购买就可以开始加以优化),这都有利于节省时间。

我是相信技术的。虽然外卖是人力密集型的行业,但多少人力密集型的行业被互联网技术颠覆掉了。跟快递最直接的仓储系统,就已经不再依靠人力,而是机器为主了。

最终,技术的发展会解决外卖员的困境,但更有可能的是,连外卖员也解决了。比如无人机送餐。当然,我不想说太多这种具体的假设。

当下,我认为外卖平台其实做的也还算不错,比如无论是美团外卖、百度外卖还是饿了么,都会要求骑手戴安全帽。这种安全意识,已经超过了其他大多数骑电瓶车的普通人。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一点点小的进步,积累起来,就会带来大的变化。

说到积累,顺便说一下另一个话题,关于塑料垃圾。我认为这一点外卖平台是有一定责任的。因为不是外卖平台的出现,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点外卖,外卖塑料袋、餐盒垃圾也不会那么多。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采用更环保的餐盒就好了。增加的一部分成本又外卖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因为这些人都活在这个地球上,都有义务保护它。

外卖的增加,除了造成了更多塑料垃圾,我觉得很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个方面的进步,那就是外卖打包和保温系统。比如怎么打包更合理、怎么打包让餐食最不容易漏出来、用什么材料做保温最合适等等。在快递行业,我相信因为大量的包裹,在快递纸箱材料、打包方法、防摔防碎等方面,肯定已经出现了很多创新。

这些创新,对外卖员和快递员也都是非常有利的。防摔做的好,快递员就处理包裹就可以更大胆更快速;保温、防漏做的好,外卖员就可以骑的更自由。这些,应该也属于小进步吧。

回到老家之后,我接触快递员和外卖员的频率都大大降低了,对他们未来有多大的提升可能感受的不够明显。但希望在大城市坐在写字楼的白领们,以后可以享受到这些蓝领们更好的服务。

谷歌收购 HTC 手机业务:天时、地利、人和

记得6、7年前,我表弟要买一部新手机,问我是买三星好还是 HTC 好。我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三星。

那个时候我用的还是黑莓。iPhone 还真是有钱人用的手机。

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不变的是谷歌对 HTC 的偏爱。第一款运行 Android 的手机就是 HTC Dream,也叫做 G1。后来谷歌和 HTC 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合作。直到今天,谷歌宣布收购 HTC 部分业务,主要是手机相关的。

在过去谷歌和 HTC 合作的十年左右时间里,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变化是 Android 在市场占有率上全面超越了 iOS。从公司层面来说,三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老大,但最近一年“时运不济”,中国公司频频崛起。对 HTC 来说,这些变化跟它都没有什么关系,除了一开始和谷歌合作还能引发一些关注,后来就越来越被边缘化。

2009年的时候,HTC 打出了“Quietly Brilliant”的标语。

这个含有一点东方哲学的标语好像一语成谶。后来 HTC 的声量越来越少,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少。2013年的时候 HTC 不再使用这句广告词。但提到 HTC,人们似乎更难联想到任何东西。或许联想到 VR 设备 Vive?这次收购并不包括 Vive 业务。以后 HTC 可能就只有 Vive 可供折腾了。

2012年去吉隆坡旅游,碰到 HTC 在商场办活动 

这几年 Android 阵营的变化,让谷歌应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Android 成为主流之后,谷歌在移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忧的是,Android 阵营异常分裂,而且三星过于强大,甚至对谷歌产生了威胁。

谷歌对 HTC 的感情可能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谷歌会找 HTC 合作来推出第一款 Android 手机,也许是 HTC 相对容易合作。后来,谷歌和也 LG 等厂商在手机、Chromebook 上有合作,但 HTC 一直是谷歌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猜想,谷歌也是想扶植 HTC 的,来一定程度上牵制三星。选择 HTC 一方面因为合作时间久,相互有一定默契;另外 HTC 体量虽小但也还有一定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无奈 HTC 没能发展壮大。虽然谷歌的扶植力度并不是很大,但主要还是 HTC 自身没能做起来。

所以,现在谷歌干脆买来自己最需要的部门,亲自来做。

现在谷歌涉及硬件的产品也越来越多,Android 市场也需要一些三星之外的重磅产品来撑场面。之前谷歌自己设计、HTC 代工生产的 Pixel 口碑不错。谷歌从未公布销量,但肯定离“主流”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有人说谷歌自己生产 Android 手机不对,这对其他 Android 厂商不公平,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影响 Android 整体的生态。当时谷歌的回应是,谷歌只是做出来告诉大家,Android 也可以做的这么好,并不是要和其他 Android 厂商去竞争。

时至今日,移动生态已经大不相同。之前 iOS 和 Android 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手机操作系统,谷歌可能需要担心手机公司倒向他们。现在已经是 iOS 和 Android 的天下。

Android 的市场份额已经远超 iOS,iPhone 仍然占据了更大比例的高端市场(或者说高价市场),包括市场份额和利润。Android 的高端市场又几乎都被三星占据。这应该是谷歌决定自己好好努力一把的原因。

最简单的计算:

按苹果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苹果的营收是2156亿美元,其中 iPhone 收入占55%(第二季度还是 iPhone 销售最惨淡的季度)。苹果现在市值接近8000亿美元,这里面又有多少是因为 iPhone 带来的?如果谷歌也能有一款卖的差不多好的手机会怎样?

两年前,要说一款 Android 手机比 iPhone 好,很多人可能都不信。但现在有很多 Android 手机都已经做的和 iPhone 不相上下,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最大的差距在品牌。

这都意味着,有了完整的手机设计团队之后,谷歌完全有可能作出一款跟 iPhone 一样好的手机,再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让这款手机卖的也很好。当然,谷歌还缺乏一点卖产品的经验。

所以我认为谷歌在这个时候收购 HTC 是非常好的,这和它之前收购摩托罗拉性质完全不一样。那时候谷歌自己做手机的时机并不如现在那么成熟。那次收购主要还是因为专利,要为 Android 生态筑一到保护墙,而且没多久就卖给了联想。

这次谷歌收购了 HTC 手机相关的业务,要出手也没人会买了。所以谷歌只有两种选择:继续做标杆产品,树榜样,但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或者好好做,更多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把销量看成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如果是前一种,谷歌不差钱,买来玩一玩也可以。但毕竟谷歌也有营收压力,而且这次收购真的是背负收入重任的谷歌来做,而不是 Alphabet 的其他部门。

最后总结一下的话,谷歌这次收购的外因是 Android 移动生态系统需要出现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内因是做出一款主流 Android 手机就有巨大收益——而现在做出这样一款产品的可能性非常高。那么,就收购了回来做吧。我赌两年以后谷歌自有品牌的手机一定会成为苹果和三星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知乎就是中国的 YouTube

我不是来说服任何人的。

知乎和 YouTube,在大洋对岸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对标公司。

从产品形态来说,知乎在美国有 Quora;YouTube 在中国有优酷土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一堆。但知乎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远远大于 Quora 对美国互联网的影响;YouTube 和中国视频网站商业模式又不太一样,中国这些视频网站更像 Hulu 或者 Netflix 。

今天知乎宣布注册用户突破1亿。去年,知乎还公开过一个数据,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是每天33分钟。按 YouTube 官方数据10亿用户每日观看10亿小时视频计算,YouTube 的用户使用时长是1个小时左右。但是看视频,总会比看文字为主的网站花更多时间。所以从用户使用时长看,知乎和 YouTube 都是“占用时间大户”。

而且,无论是中国人刷知乎还是全球其他地方的人看 YouTube,大多都是因为无聊,为了打发时间,而且主要是漫无目的的打发时间。无聊了看个电影,无聊了看本书,都属于有目的的打发时间,不算。

一个人无聊了不知道在网上做什么,如果是美国人,最有可能的是打开 YouTube;如果是中国人,最有可能的是打开知乎(淘宝可能紧随其后)。当然,这是在排除社交网络的情况下,下文会提到。

知乎蓝和 YouTube 红

知乎在中国能火起来有一定的必然性,最根源的是中国的网络社区文化。在知乎之前,中国有西伺胡同、猫扑、天涯和百度贴吧这些大型社区,网友会在这些社区里大量发帖回帖,产生大量的UGC。

美国是没有很强的基于UGC的文化的。美国一些论坛,比如早期的 Digg,现在的 Reddit,甚至科技圈的 Hacker News、Product Hunt 等等,用户生产内容,但大部分还是围绕某个链接,某一个新闻事件、产品之类的讨论。不像中文论坛那么“纯”用户生产内容。

纯用户生产内容比较多的,就是社交网络。在这方面,美国有 Twitter 和 Facebook,中国也有相似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但知乎还没有那么强的社交属性,处在论坛和社交网络之间。知乎肯定是想慢慢走向社交网络的,比如最近上线的“想法”。毕竟社交网络价值更大。或者说“人”的价值比“内容”大。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美国没有那么大型的论坛,而中国有。

我猜一种可能性是,美国互联网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从精英到民众的普及过程比较长,所以民众上网之前,精英已经创造了很多相对专业的内容了。所以民众更多利用精英发布的内容做文章,讨论已有的内容,而不是自己去创造。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更为迅速,精英们还没来得及创造内容,民众就等不及了,于是自己开始创造内容发起讨论。当然这不一定对。

所以说,要在美国找一个产品形态、用户需求、影响力都跟知乎在中国相当的公司,基本上任何时期都不存在。反过来,要在中国找这样一个 YouTube 的对标,也不存在。中国从来就没存在过这样的公司。

优酷土豆很早之前的产品形态跟 YouTube 类似,但用户规模和影响力远远不及 YouTube 在美国的影响力,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带宽。

等到优酷土豆这波公司做起来影响力的时候,他们的产品形态跟 YouTube 已经不一样了。这不是 UGC 或者 PGC 的差别,YouTube 发展几年之后 PGC 也成了主流,随便一个手机拍的内容观看的人很少,大部分还是专业机构或者个人在做。但中国视频公司的核心竞争在购买版权。也就是说,YouTube 和优酷土豆的核心内容都是专业人士制作的,不同点在于 YouTube 上是人家自愿上传的,优酷土豆上的是站方去买来传上去、或者自己做的。

另外一个角度:YouTube 几乎不用花钱买内容,而优酷土豆上的主流视频都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所以优酷土豆更像 Hulu 或者 Netflix。不过现在 YouTube 也有在内容上花更多钱的趋势,但还很早期。

综上所述,YouTube 在中国找不到对标公司。现在秒拍、快手、美拍等移动视频应用在产品形态上跟 YouTube 更相似,但影响力还是差一点。这几家加起来在中国的影响力可能跟 YouTube 在美国的影响力相当。

不过 YouTube 在美国的影响力也是受到威胁的,最大的威胁来自 Facebook。什么东西有了社交网络的加持,都可以变得很恐怖。

再说回到知乎。知乎面临的威胁来自微博、朋友圈,这都是早就存在的。新的威胁来自今日头条,但并不是特别严重。毕竟今日头条也是做内容的,用户量再大,也不是社交网络。内容的价值,不如人的价值。今日头条也想多做社交,但这一点上,我看还是知乎赢面更大。

在做社交这件事上,知乎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对象,豆瓣。知乎得避免豆瓣犯的错误。但知乎要在社交上有大作为是不可能的,它最需要避免是猫扑和天涯犯的错,避免错过一个时代。

猫扑和天涯错过的是移动互联网,而现在对内容平台来说,最需要把握的是视频内容,尤其是移动端的视频。对现在看起来一切向好的知乎,这可能成为未来的隐患。

YouTube 在移动端做的也不算出彩,可别忘了它曾是 iPhone 的内置应用。不过有谷歌强大的 Android 生态护体,YouTube 短期大可高枕无忧。

洋洋洒洒那么多字,辛苦你看到这里。其实我只是说了一些自己对知乎和 YouTube 的看法,也不一定准确,更多是基于我自己的感觉。不知道放到知乎上会有多数赞同、多少反对、多少没有帮助。